出海印度,无人生还

作者 | 陈梓洁,编辑 | 曹宾玲

近日有外媒爆料,苹果正紧急与40多家印度公司谈判,希望扩充当地供应链,以应对特朗普上台即将引爆的关税炸弹。

消息一出,立即招来舆论风暴。

此前,印度生产的iPhone外壳只有50%良率,已经让人们对“印度制造”产生了忧虑,9月苹果印度工厂的一场失火,几乎坐实了外界的怀疑,没想到库克仍要加码印度。

跨国公司们明明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却好似中了印度迷魂术,个个无法自拔。

富士康为了印度,不惜与中文互联网为敌,甚至投资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公司都被迫拱手让人了,依然扬言要追加在印度的投资。

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去印度建厂,十几年竹篮打水一场空,也不肯死心,正高调重返印度。

过去七年,有2700多家跨国公司从印度撤离,但印度还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连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都忍不住公开炫耀:“我们现在是全世界羡慕的对象,全世界都想和印度做生意。”

印度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外资前赴后继?

拿中国的产品,骗欧美的投资

在李笛眼里,印度吸引外资的手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撑死胆大的”

她在化工行业,主要给农药、医药公司提供基础原料,免不了要跟“世界药房”印度打交道,入行接到的第一笔咨询,就来自印度公司。

“我们有一笔大订单”“请提供产品的溶剂清单、工艺路径……”“如果我们买300吨、500吨、1000吨,折扣分别能给多少?”

犹记得收到邮件后,李笛激动得睡不着,写了一整页回复,就等大单砸下来。

然而,样品寄出去之后,原来一天催她好几遍的客户,突然就没了音讯,无论她如何追踪,都石沉大海。

再次遇见那家公司,已经是在次年的印度新闻上——自己寄出去的同款产品,不仅被官宣立项了,还是和跨国大药企的合作!

“这不就是白嫖我们的样品,拿欧美、日本的订单吗?”干得久了,李笛逐渐意识到那些不问质量好坏、一门心思套取资料的客户,都是想“借鸡生蛋”的印度人。

但她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抢走蛋糕,毕竟印度化工行业本身有丰厚的底蕴,印度政府又对许多污染大的新物质放松了管制,当地人力成本也低廉,国际药企很难拒绝这样的试验基地。

“不管有没有生产能力,印度人都千方百计先跟跨国公司把合约签下来。”李笛说,西方人很有契约精神,一旦达成合作,轻易不会反悔。

李笛对印度人的套路嗤之以鼻,但她也坦言,真的公平竞争最后可能还是人家赢:“印度精英阶层在世界各个领域当高管,深谙西方文化思维,他们会做最漂亮的数据报表和PPT。”

她举例,2016年孟买大学两位经济学教授发布了一份报告:印度有6亿新中产阶级,占当时印度人口的一半,足足是中国的6倍,但这里面包括了木匠、街头小贩和司机。

印度官方数据相对收敛,只有1-3亿人,但也是“自己定义的中产”,按经合组织的标准计算,印度中产仅6600万。

“很多人拿这当笑话看。”李笛却记得,那段时间满世界的大媒体、大机构都在讨论印度,而对生意人来说,6600万中产就已经足够有诱惑力了。

王军曾供职于一家箱包品牌,十年前去印度考察时,他受邀去了一场婚礼,被新娘的嫁妆吸引住了:除了家电、家具等“大件”,还有七八个塞得满满当当的行李箱。

“印度男少女多,女性的嫁妆多,在夫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据他了解,印度但凡有点能力的家庭,陪嫁至少都有三四个行李箱。

这让王军看到了印度市场的潜力,他认为随着印度人慢慢富裕起来,旅游、商务出行等需求也会逐渐增加,未来购买力将不容小觑。

更何况,印度虽然是“穷国”,富豪却是出了名的多,富翁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别说行李箱,手机、汽车甚至奢侈品都有想象的空间。”

这并非王军的臆测,2014年小米进军印度时,2万台手机仅用2.4秒便在当地电商平台Filpkart上售罄,红利之大可见一斑。

再加上莫迪政府“印度制造”战略的卖力笼络,全世界的外商开始争先恐后涌入印度,到2020年,外商对印直接投资几乎翻了一倍。

但踏进印度,正是不幸的开始。

高种姓工程师不会动手,低种姓工人不会动脑

厂房的一角,10多个印度工人席地而坐,一上午除了发呆啥也没干。

暗中观察许久的林涯实在憋不住好奇,一打探才知道,这些工人其实清楚今天的任务是拆除设备的外壳,但印度工程师没说具体怎么拆,所以都等着工程师回来想办法、下命令。

林涯惊呆了,在国内,没毕业的实习生拆这设备跟拆乐高一样;有经验的工人,没有图纸也能在1天内原封不动装回去。

同事却早已见怪不怪,他告诉林涯:“印度低种姓的工人,做事都不会动脑子。”

在种姓歧视根深蒂固的印度,低种姓人群被认为天生懒惰、没有天赋,至今仍只能干最脏、最累的苦力活,也很少受教育的机会。“千百年下来,他们就被限制死了,丧失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林涯说。

而高种姓的人习惯了发号施令,也不会动手干活。他经常看到这样一幕:1个工人跪在地上铺图纸,几个印度工程师站着围成一圈,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完就作鸟兽散,根本不管工人有没有听懂、后面做得如何。

别指望人家跟工人一起工作,多说一句他们都觉得有辱身份。”他无奈道,工程师们最积极的时刻,就是每天上午十点准时去喝一杯印度奶茶,品味英伦贵族遗风。

这导致一周后,林涯结束印度出差返程了,那个设备还没有拆完。

刘聪在去印度建厂前,就听到了不少类似的故事,他特意挑选了6个“种子员工”回国培训,一番“中国式改造”后,这批员工身上少了印度人的自负、懒惰,添了些严谨、谦虚。

然而有一天,他们却突然集体提了离职。

“你不让我们走,就是歧视我们!”电话里,印度员工义愤填膺地控诉,刘聪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他们的怨气。

但他更恼火,正在赶的这批货是给新客户试水的,做好了后面订单不可估量,厂里早早就发了加班赶工的通知,该给的钱也承诺会给到位,没想到员工还是整出了幺蛾子。

“他们死活要去参加一个印度教节日的祭拜活动。”刘聪其实愿意放假,奈何员工们不是请一两天,是提前走、拖后回,五天都打不住。

但他最后还是妥协了:“你不答应,他们就闹罢工、找工会制裁你,轻辄罚一笔巨款,重辄打砸工厂,让你不得安生。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印度一年的周末公休加节日共有120天之多,全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刘聪的工厂都是坐不满的。

而用工问题也只是印度建厂难题中的冰山一角,刘聪掰着指头数,一天停电三四次、房租快赶上国内一线水平、交通运输费高到离谱、配件要从中国进口……林林总总算下来,在印度建厂成了一笔亏钱买卖。

李笛也发现说好要把订单给印度工厂的跨国药企,最后又把需求投放到了自己手上。

“三哥说3年投产,很可能是3年又3年。”她开玩笑道,印度人野心勃勃想取代她们,但总是各种掉链子,到约定日期只产出了一堆杂质很多的残次品。

但说笑归说笑,她还是很忌惮印度人的,“别看印度现在笑话不断,它绝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开一个超市办40个证,交近百倍的“保护费”

一个新物质被发现,在中国和在印度,可能会面临2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李笛吐槽,国内有一家掌握了新技术,学员马上会被其他公司以更高的价钱挖走,然后复制同样的产能,直到市场同质化为止。

而在印度,即使是很小的细分领域,都会有相关的联盟、协会,各家在特定领域里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彼此之间默契地不抢生意。

不仅明确分工,这些联盟还像一条条神经,把行业的变化、需求输送给“大脑”,以快速获取政策支持,她每隔不久就能听到印度那边出台新规的消息。

这样的团结、效率让李笛惊叹:“3年5年做不成事,10年20年说不定就做成了。”

但王军却觉得,印度庞大的政商体系,是蜜糖,更是砒霜。

在货架、橱窗张贴广告需要单独的许可证,连在店内放音乐都要许可证……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印度却是稀松平常。

当年他去考察时就发现,一家传统超市若想在印度成功开业,至少需要40多种许可证,每拿一个证都得掉一层皮。

他的一位同行去印度办厂,采用的环保技术十分先进,各项指标都远超国际标准,但执行的官员总能找到莫须有的理由挑刺。

“说到底,这些印度人就是想要钱。”王军说,那位同行最终缴纳了50万卢比(约4.2万元)的“保护费”,是官方办理费近百倍。

这种情况至今仍然未能改善,前段时间他还看到新闻,印度一个高级环境工程师,光贪污的现金就高达23亿(约1951万元)卢比,纸币铺满了整个房间,“这可是在印度的价钱”。

甚至一家企业还会遭受双重盘剥,如韩国浦项钢铁走完地方流程,又被印度中央政府罚了一笔巨款。

“因为印度只是地理上的说法,内里是散装的。”王军介绍,印度有6种宗教信仰、10个主要民族、22种语言,28个邦各过各的日子,有些地方法甚至和印度宪法都是冲突的,外商得处处打通关才行

当然,印度政府也有和颜悦色的时候,近期其就向华为、大疆等高精尖科技企业喊话,热烈欢迎赴印投资!印度已经成立了专门跨部门工作小组,并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

“去了可能会面临更狠毒的收割。”王军说。

当年小米、OV进军印度时,莫迪与雷军“亲如兄弟”般合影,大佬们个个都是政府的座上宾。可等厂商们尝到了印度市场甜头,印度就祭出关税大棒、政策打压,逼着去建厂。

印度还如法炮制,一步步引入了整个手机产业,一跃成为了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国。

被引入的公司,等到的不是以技术换市场,是资金被冻结、公司即将被印度财团收购的消息。

“莫迪所推行的经济改革,其实就是与财阀进行的利益交换。”这是王军看新闻总结出来的,在今年美国大选之前,印度选举是世界上最烧钱的大选,“只有财团的政治现金才能撑得起。”

基于此,不止中国手机企业,欧美日韩的车企、药企等,许多都被印度财团摘了桃子。

“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王军调侃,现在许多中国企业都对印度提高了警惕。

但海外公司就没那么轻松了,正如苹果一样,“在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里,除了印度,还有多少国家能分散风险呢?”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keji/16944.html

(0)
rmltwz的头像rmltwz
上一篇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12:06
下一篇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12:07

相关推荐

  • 无边框iPhone目标后年登场,消息称三星显示、LG显示正为苹果开发OLED面板

    IT之家 12 月 26 日消息,外媒 The Elec 今日“已确认”三星显示和 LG 显示正在开发符合苹果要求的零边框 OLED 面板,预计将于 2025 年末完成。 IT之家注:苹果原计划在 2025 年和 2026 年推出零边框 OLED iPhone,但有消息称这一计划可能无法实现。 消息来源表示,苹果需要与韩国显示面板制造商完成关于此类 OLED…

    2024年12月26日
    8500
  • 网易旗下樱花工作室官网已关闭,负责人删除工作履历

    IT之家 12 月 26 日消息,网易似乎已经关闭了《圣剑传说:玛娜幻象》开发商樱花工作室的官方网站,目前访问网站时显示“404”。 据悉,网易这家官宣于 2020 年的游戏工作室,由日本和中国游戏开发者共同组成,先成立于广州,后在日本设立工作室,目标是开发精品主机游戏。该工作室负责人由曾任职于万代南梦宫的资深开发者赤塚哲也担任,然而近期赤塚哲也似乎已从其领…

    2024年12月26日
    9700
  • 高德地图新增三大功能!直连北斗卫星无网求救

    12月29日消息,今年8月28日,高德地图卫星求救功能上线,在2025年到来前,高德地图宣布卫星求救新增三大功能,分别为北斗卫星短报文求救、位置同显和救援小结。 在无路网区域范围且无网络的情况下发起求救,本次升级新增北斗卫星(北斗短信)的卫星通信方式,使用中国移动运营商的用户可以通过北斗短信服务使用卫星求救功能。 如果手机使用中国移动手机卡,在卫星求救页面可…

    2024年12月29日
    11800
  • 三十年悬案真相大白:Intel奔腾FDIV Bug终于找到根源

    12月12日消息,硬件历史学家Ken Shirriff取得了重大发现,他通过显微镜分析确定了导致1994年Intel奔腾处理器FDIV Bug的确切晶体管。 这一错误导致了Intel的首次产品召回,直接损失达4.75亿美元,同时这也是第一个成为全球头条新闻的计算机硬件问题。 Shirriff检查了第一代奔腾处理器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精确定位了这一历史…

    2024年12月12日
    11600
  • 车头“嘶嘶”作响 消防员拽出一条2米眼镜王蛇

    近日,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发生了一件令人心跳加速的事件。 一辆邮政运输车车头出现嘶嘶作响的声音,驾驶员通过缝隙发现里面竟然藏有一条大蛇,赶紧报警求助。 到达现场后,经验丰富的消防员们立即展开行动。他们先用捕蛇钳稳稳地控制住了这条不速之客的头部,防止它伤人。随后小心翼翼地将眼镜王蛇从车头的缝隙中拖了出来。 这才发现是一条长达2.1米、重达3.5千克的眼镜王蛇,如…

    2024年12月30日
    9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