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十年,阿里和银泰“分道扬镳”。12月17日阿里发布公告,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
12月21日,银泰商业内部发出了股东变更后的第一封全员信,就员工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
首先,银泰人力行政中心强调,股权变更后不影响具体公司经营;银泰员工的公司服务主体不会改变,所以也不涉及劳动合同的改签,工龄正常延续。
第二,对于员工的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人力行政中心表示这些银泰“特色”后续只会不断升级调优,激励方案会遵循契约精神不变。同时钉钉、阿里郎也将继续使用,若未来有新的办公软件替换会另行通知。
对于全员信里给到的方案,不少厂友表示,他们普遍还是有预期的,CEO之前也开过类似吹风会。
发公告前一天,银泰内部曾出过会邀,说陈晓东将在周三上午就近期公司的重大事件和员工做交流沟通。
不过据厂哥了解,这场会议并无太多干货…
面对员工的问题,说好听点,CEO表达含蓄谨慎,既未泄露敏感信息,也避免得罪任何一方;说不好听的,全场车轱辘话,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对于出售结果,有人评价,阿里此次出清非核心资产,称得上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断舍离”。背后也反映出新管理层对“想要什么,放弃什么”的坚定和坚决。
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也是一样。
那么如何看待电商巨头和线下百货的这段婚姻,是什么原因让感情最终走到了尽头,我跟厂友聊了聊。
不少人习惯把阿里全资收购银泰的那一天作为缘分起点。实际之前两家已经暧昧很久,阿里最早在2014年就对银泰商业进行了首次战略投资…
战略入股两年后,马老师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又过了一年,银泰正式完成私有化退市,成为阿里旗下一员,自此开始全面拥抱“新零售”。
“旧城改造”—从建立强势中台说起
在被阿里收归麾下前,银泰的门店一直处在比较强势的位置,要自上而下推动改造,增加线上收入的占比,那就必须把一些关键要素收归到集团层面来。
基于此,来自阿里的团队先后在银泰内部整合建立起了财务人事、技术研发、商品中心、市场、公关五大中台,这也相当符合张勇当时正在推的中台战略。
但主导权一变,矛盾随之而来
在这时候的新团队里,一边是零售老炮,他们学历不见得有多高,但在线下摸爬滚打了20年,吃过亏,走过弯路,有别人买不到的经验和教训。
一边是电子商务精英,这些人学历普遍很高,但线下零售的经历不多,是以互联网赋能的视角切进来的。
坦白来讲,阿里对银泰的旧城改造本质上是外行领导内行。阿里的优势在平台运营,不在线下。
同时银泰多年沉淀下来的发展模式,包括沈国军独创的品牌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已经相当成熟。
所以这种融合可以说在婚姻的一开始就有不合。
当时一位区总曾这样吐槽,说阿里的人过来以后就好像要拯救我们一样,看吧,后面还不知道谁拯救谁…
初期就存在的对立,也衍生出很多问题,然后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对立,直到后来一步步成了死结。
举个简单的栗子,比如职级问题。
中台建立以后,从里面随便挑一名员工,哪怕是校招生的职极都R5,而大部分门店经理的职极也不过R6。
让刚毕业的小年轻对着门店经理指点江山…但改造又是既定任务,有中台的同事去门店前甚至会被叮嘱,说话别太客气,要硬气一点,其实他们也是被逼的…
直播、喵街App以及MOS系统的建立
在感情埋雷的情况下,随着中台的成立,对银泰的旧城改造进一步加速。梳理下来,改造重点大致可归为三个大板块:直播、喵街App以及MOS系统的建立。
1、直播电商真正火起来是2019年,银泰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探索,负责人由当时担任助理总裁的蒋昕捷(花名:安达)担任,据厂友介绍,此前银泰也在社区电商,私域电商等领域有过尝试,但发现还是直播的效果最好,随后开始重点押注这一方向。
当时陈晓东喊出“未来五年再造一个银泰百货” ,直播电商就是目标路径之一,设想着后续让5万名银泰导购全部开播,在五年时间里用直播再造一个新银泰。
但有前员工告诉厂哥,实际推进起来却遭遇阻力…新旧观念上有冲突,直播带货虽然势头很猛,但在一些跟了沈国军20年的的员工看来,他们并不认同。
甚至觉得是在做无用功…直到武林总店一名市场部员工直播有了起色,后来又有一家化妆品的柜姐,单场下来超过专柜一个月的销售额,才慢慢积累了些共识。
2、银泰百货从线下走向线上的另一个重要抓手是喵街App,负责人余桂林(花名:余遥)当时策划的王牌单品栏目——“天天双十一”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具体是每天上午11:11,“喵街”推出几款经过买手筛选、评估的产品,放在首页上进行抢购。
按厂友的说法,这个栏目当时的单坑产出非常高。要是哪家品牌能提报上“天天双11”,不夸张的讲,高兴到晚上睡觉都会笑出来,就这种程度。
3、如果说直播和喵街只是对场景的数字化,那么Mos系统整合的就是商场业态中“人货场”的全面数字化。
这一系统的开发由鄢学鵾(花名:三七)负责,鄢学鵾是十年老阿里,之前做过淘天的技术,口碑的运营。
2017年9月阿里云栖大会上,陈晓东、鄢学鵾就已给出几乎一样的Slogan:银泰是一种新商场操作系统。
它为行业提供数字化基础建设、供应链、运营全方位解决方案。同时MOS系统还与钉钉App打通,在使用体验上受到不少内部员工的好评。
可正当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银泰2022年的利润有点儿不那么符合当初的预期…
要知道,银泰在收购前的盈利状况一直表现稳定,如果几番改造下来经营数据还不如之前,纵然有口罩的客观原因,但核心经营策略上一定存在问题。
按厂友的说法,他们那时候复盘,很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就是发券。以前银泰纯线下模式是不怎么发券的,而互联网玩的就是补贴发钱这套打法。
当时推广喵街App还有跟天猫聚划算联动,总之各种促销活动发出去大量优惠券。那时候组织架构也混乱,红包策略团队不在喵街,会员和发券都归在企划部。
混乱之下难免出事故,有次技术忘记设置数量,导致优惠券被大量羊毛党薅走…据说那波损失不小。
关键是…这种“强补贴”补了一年,钱花了,人引来了,但没能留住。“用户都是看优惠,优惠在哪就去哪”。
零售的核心始终是“人”
银泰被收购之后的第一年,虽然说喵街的收入占比达到25%,算是对阿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回过头来看这份答卷,顶着五年再造一个新银泰的目标,线下线下融合度,数字化程度,线上销售占比…这些团队考核的重点几乎都在业务而不在“人”。
一切不以带来增量为结果的改造,都是无效内卷。
一位银泰前厂友直言不讳地讲,无论做直播也好,还是做喵街也好,都无法从拼多多、美团那里抢地盘。发现本质上做的都是存量市场,无效内卷而已。
再者,这个行业本来就面临到家or到店的尴尬,所以尤其对银泰百货来说,门店到底要的是什么?是人流,没有人流,说句实话,停车费都少收不少。
没有人流,一切都是空谈。阿里对银泰的改造,必须以带来增量用户为前提,否则只是无效内卷。
邓朝军的启用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
有厂友评论,邓朝军出任COO背后,管理层或许已经对改造结果有了清醒的认识——还是要尊重行业规律。
不难看出,蒋昕捷、余桂林、鄢学鵾都称得上是阿里在这场旧城改造计划中派出的得力干将,但自2022年开始,他们相继从银泰商业选择了离开。
而邓朝军作为门店派的代表人物,当年没跟着沈国军离开,他从银泰第五战区干起,一步一步做到武林银泰店总,再到第一战区区总,同时监管商品部。
邓朝军曾是义乌银泰百货的初代店总,在接手的6个月时间里,让伊美店在四级市场——义乌,实现单店日销破千万,在2012年,这个成绩堪称销售奇迹。
最熟悉银泰的人,除了沈国军就是他。
内部厂友评价邓朝军非常敬业,举个例子,当时CEO亲自下场直播是一种很火的玩法,但陈晓东毕竟精力有限,所以基本上是邓朝军出镜。
然后你就看吧,邓白天管武林总店,商品部,还有区域里十几二十家门店,到晚上10点开始直播,凌晨4点睡觉,第二天早上9点起来开早会…简直铁打的一样。
有厂友说,邓总自打来到中台以后肉眼可见的衰老,他的那些白头发基本都是来到中台以后才有的。
邓可以看作是门店和中台融合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做传统线下零售的人跟互联网人不只是认知上存在差异,大家在工作风格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邓之前有一个作息习惯,就是除了要直播这种,正常下班后不要找他。邓朝军门店出身,他不太喜欢互联网这样的作息,在门店一般都是下班后就找不到人,除非门店失火或者出了大事才会有人给你打电话。
邓十几年养成的习惯,到中台后有人夜里给他打电话,他下意识的认为出了什么大事儿,搞得心惊胆战,结果接起电话来发现就是请示某个活动能不能搞…
从这个微小细节也体会得到,有些20年来形成的东西,不是开几次大会,做几次培训就能转变的。
三观、生活习惯哪哪儿都不合,同时行业瞬息万变,新零售的发展并没有按马老师那当年的剧本来,反而是胖东来、山姆这些成为了新的主导力量。
电子商务的故事更远远没有结束,抖快之外还有拼多多,收购银泰那一年,银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三成,拼多多却直接翻了两倍还不止。
所以,于内于外的冲击,变化下的十年相伴,这段婚姻维持到现在也属不易,实际早已名存实亡。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keji/2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