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当地时间3月27日公布数据显示,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对华出口资格于16日到期后,美国对华牛肉销量大幅下降。截至3月20日当周,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几乎为零。
▲2024年,美国是中国第3大肉品供应国,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量为59万吨。路透社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 Inc.)和嘉吉(Cargill)等大型生产商的注册状态,曾由“有效”变成“失效”。 路透社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Inc.)、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 Inc.)和嘉吉(Cargill)等大型生产商的注册状态,曾由“有效”变成“失效”。 路透社
出口量几乎降至0
路透社同日报道称,牛肉是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升级的例证之一。美方挑起贸易争端后,中方对美国肉类和其他商品加征关税,使这些产品对中国买家的吸引力下降。
据美国牛肉贸易商和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称,3月16日,中方更新了数百家美国猪肉和家禽加工厂的出口注册,使这些企业的对华出口资格在最后一刻得到延长,可以继续向中国供应肉类产品。不过,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资格仍在16日到期,至今尚未续签。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当周,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几乎为零,仅为54吨。前一周的销量也很低,仅为192吨。此前,从2月中旬到3月初,连续四周的每周销售量都接近或超过2000吨。贸易商表示,对华出口资格的不确定性导致业务降温。
美国厂商遭重击
报道提及,中国需求的下降,对泰森食品(Tyson Foods)等美国肉类加工企业造成打击。
路透社援引数据称,2024年,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肉类供应国,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占到中国肉类进口总量的9%,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
美国贸易数据提供商Global Agritrends董事布雷特·斯图尔特称,去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约17万吨牛肉。他表示,对华出口资格到期相当于“事实上的禁令”,这让许多美国出口商和贸易商感到紧张。
此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引起一些美国肉类加工企业的担忧。美国最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的CEO近日公开表示,贸易摩擦正让猪肉出口业务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新鲜猪肉来说,关键是要为每一块猪肉找到一个家。”史密斯接着说,“随着关税的到来,你环顾全球,看看形势如何发展,汇率是如何变动的,这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angye/3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