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一口枯井内近日发掘出80余具疑似抗日英烈遗骸,井内还发现了子弹、皮带扣等物品。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昨日表示,已介入发掘现场保护和遗骸核查工作中,他们是否为烈士需待后续鉴定。今日有消息表示,初步相信这些遗骨与抗日战争中的三冀阻击战有关,当时有大批国民革命军在此与日军激战牺牲。
▲在枯井中发现的遗骨。 余浩微博
遗骸头骨上有弹孔
发现遗骸的“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英魂回家项目组”负责人余浩向《新京报》说,枯井位于襄城县库庄镇中冀村,团队下挖4米多才看到井壁,顺着往下挖最终发现遗骸。遗骸层共6米多深,有的遗骸头骨上有弹孔。
中新网今日表示,河南许昌市襄城县官方透露,遗骸出土于抗日战争时期三冀阻击战发生地库庄镇中冀村。
研究人员经实地走访、查阅资料、整理村民口述综合研判认为,中冀村内埋葬有游击队员和抗日官兵遗骸。2025年初,库庄镇政府对中冀村内遗骸埋葬区域进行划定,并配合技术人员发掘遗骸。
▲研究人员对遗骨进行分类。 新浪网
据史料记载,豫湘桂战役豫中会战中的三冀阻击战,是1944年国民革命军在三冀(即襄城县库庄镇前冀村、中冀村、后冀村)西小寨,同侵华日军展开战斗,最终以巨大代价完成阻击任务。
1944年,为了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势,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交通线,日寇调集50万兵力,并且陆海空配合,实施“一号作战计划”,开始了侵华以来在中国战场上最大规模的进攻,由于进攻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和广西,史称“豫湘桂战役”。
发生在此的战斗为豫湘桂战役中豫中会战的“三冀阻击战”,1944年4月30日,日军一个师团在攻陷许昌后进入襄城境内,襄城守军的两个团在颖桥一线和日军激战了一整天,日军增援部队赶到,中国军队退守至三冀村和增援来的另一个团汇合,在前冀村的寨墙内修筑工事,部署战斗。
5月2日凌晨,日军大部队开始猛攻冀庄大寨,这场战斗异常惨烈,中国将士依托工事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日军见冀庄大寨坚固,守寨的官兵意志坚决,呼叫了附近的三架飞机和两辆坦克参与战斗,防守的中国军队受限于火力不足,最终在5月2日下午,被攻破寨墙,驻守在此的中国将士几乎全部牺牲,只有少数几个人突围成功。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angye/3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