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上市的珂玛,只火了一天

作者/谢春生

编辑/墨言

股价大起大落背后,是股民们在用脚投票。

继8月16日上市首日暴涨368.25%之后,从8月19日至21日,珂玛科技股价持续下跌,直至22日有所回升,截止当日收盘报收29.85元/股,最新市值130.15亿元,相较上市首日跌去20%。

对于珂玛科技的高开低走,股民们或许并不意外。早在其上市首日大涨之时,便有不少质疑声音出现。

8月16日,珂玛科技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喜提一波大涨,当日收盘报收37.46元/股,涨幅368.25%,市值达到163.33亿元。而上市前夕,珂玛科技披露的发行价仅为8元/股。

这样的涨幅,即便是放在今年A股上市新股首日涨幅中,也鲜有可比肩者。问财平台检索显示,截至8月19日,今年A股新股上市共计54家企业,其中52家上市首日均获上涨,最高涨幅为752.95%,其次便是珂玛科技。

然而,面对如此大涨,股民们并不买账。

“他们天价申购垃圾股IPO,搞资产泡沫,然后高位利用转融通,精准做空。还有必要会买基金吗?”、“真敢顶啊,新股就那么些流动性。20亿,谁给你接”、“博士赚钱效应出来了”、“这些sb资金不死光,也确实没必要触底。一个垃圾新股,到底在追什么?”……雪球平台上,充斥着各种质疑。

如愿登陆A股的珂玛科技,缘何会在“形势一片大好”时仍然被嘘?

01

新“国九条”后最快IPO

2009年,已取得美国康州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且在美有过一段半导体领域从业经验的刘先兵,决定回国创业,并将地点选在了“人间天堂”苏州,苏州珂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珂玛”)随之诞生。

或许是得益于早期的从业经验,令刘先兵洞悉到先进陶瓷领域的未来发展机遇,并邀请同样留美归来的施建中和王冠两位博士加盟,向长期被卡脖子的技术领域发起攻坚,由此开启了一段“国产替代”的漫长奋斗史。

历经13年的攻坚岁月,国内先进陶瓷领域虽仍被外资牢牢占据,且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依旧待解。但从企业发展来看,刘先兵带领下的珂玛早已发生质的飞跃,不仅研发出用于制作高性能陶瓷产品的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更应用于半导体、汽车、电子材料粉体粉碎和分级领域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尤其是在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领域,珂玛凭借自研优势,在国产替代率不足20%的市场中,占据国产企业份额比例达72%,并先后与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京东方、TCL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进行合作。同时,还在汽车领域与华晨宝马、舍弗勒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凭此突破和长期的积累沉淀,珂玛于2022年向创业板递交招股书,并于两年后的2024年4月获准提交注册,仅历时8天便获得批文,刷新2024年以来A股IPO最快注册审核速度。

8月16日,珂玛成功登陆创业板,并拿下今年以来上市首日涨幅第二的好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涨幅,市场层面的议论颇多,有认为是机构在助力,也有认为是新股效应等。

源媒汇查阅珂玛上市首日龙虎榜数据发现,买入金额最大的前五名,分别为上海证券苏州中心广场、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招商证券福州六一中路、湘财证券杭州文二西路以及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等五家证券营业部,买入净额分别为4010.55万元、3245.35万元、2363.44万元、2161.94万元和992.81万元。

此外,高市盈率也是珂玛获得青睐的关键。招股书显示,珂玛发行价为每股8元,发行市盈率为44.90倍,远高于同行业32.63倍的平均市盈率。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发行的7500万股中,战略配售部分达到20%,其中珂玛员工资管计划占10%,剩下10%由拓荆科技、京东方、中微半导体、苏州科技城高 创二号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企业或下属企业瓜分。从这一点来看,珂玛确实得到了合作企业和机构层面的认可。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但珂玛获得的企业层面认可,并没能彻底打动股民的心,如文首所言,部分投资者甚至认为珂玛的涨幅虚高,难以持久。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市场情绪,或与珂玛的营收规模有一定关系。

02

营收、净利突击上涨

营收规模尚小和缺乏技术含量,成为难以支撑珂玛股价走势的动因。

财报及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珂玛科技分别实现营收3.45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注明,下同)、4.62亿元、4.8亿元及3.8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0.93亿元、0.82亿元及1.39亿元。其中,2021年至2023年,珂玛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01%、10.46%。

不过,源媒汇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珂玛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出现“突击”上涨,涨幅分别为64.27%和308.89%;而去年同期营收涨幅仅为4.67%,归母净利润则下滑24.23%。

对于突如其来的暴涨,珂玛给出的增长理由是下游需求带动。

具体来看,营收层面,得益于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回暖和下游需求提升,同时珂玛自主研发生产的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陶瓷加热器下游需求旺盛,使其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方面,则是基于珂玛多年技术积累和研发布局,其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陶瓷加热器实现国产替代。该类模块类产品解决了下游晶圆厂商CVD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卡脖子”问题,下游客户对该类产品需求旺盛,产生了较高收益。

理由看似合理充分,但这样的涨幅究竟是为了“配合”上市的昙花一现,还是具备可持续性,尚需时间验证。

抛开业绩,珂玛与其所处的龙头地位,似乎并不匹配。

从市占率来看,目前珂玛所处的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市场,主要由国际厂商主导。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全球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约1067亿元。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市场主要由国际厂商主导,珂玛的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全球市占率仅约 0.19%。

从营收来看,以2022财年为例,在珂玛给出的多家主营业务公司中,不管是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均是垫底的存在。

招股书显示,2022年京瓷集团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为18389.38亿日元、1484.14亿日元。反观珂玛,其对应数据分别为4.62亿元和0.93亿元,倘若按照当前的汇率来换算,彼时京瓷的营收是珂玛的近200倍。

即便是在可比公司中,营收规模相对较小的摩根先进材料,营收也是珂玛的22倍。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珂玛不仅营收和净利润难及国际巨头,在研发费用率层面同样被“秒杀”。2021年至2022年,珂玛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5.33%和6.92%,虽然同比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负债层面显现出走高态势。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珂玛负债合计为2.35亿元、3.78亿元及6.13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据大头,占当年总负债比例分别为77.98%、54.13%和60.39%;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30.23%、36.99%、45.44%,在可比公司中处于相对高位。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此外,源媒汇注意到,珂玛全资控股的三家子公司中,四川珂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和安徽珂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在2023年均出现利润亏损情况,利润分别为-432.50万元、-392.74万元。

或许正是基于此间种种,令初登A股的珂玛难博众欢。

针对股价虚高、负债走高等问题,源媒汇向珂玛方面发函询问,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披露为准”。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以上就是关于【突击上市的珂玛,只火了一天】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angye/5379.html

(0)
rmltwz的头像rmltwz
上一篇 2024年8月27日 下午9:05
下一篇 2024年8月27日 下午9:05

相关推荐

  • 获德国50亿欧元补贴 台积电首家欧洲晶圆厂动工

    (德累斯顿综合电)台积电欧洲首座晶圆厂星期二(8月20日)在德国东部德累斯顿举行动土典礼,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带来贺礼,宣布欧盟已批准德国为这家晶圆厂提供50亿欧元的补贴。 去年8月,台积电宣布与德国汽车供应商博世(Bosch)、德国科技公司英飞凌(Infineon)和荷兰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成立欧洲集成电路公司(ESMC…

    2024年8月26日
    3500
  • 摇摆的文远知行,缺了“头号金主”

    对于文远知行而言,长期处于“摇摆”状态于发展无益。月亮与六便士的经典问题已经落到它的头上:到底是专注投入L4,还是继续发展L2-L3?显然,它很难什么都要。 作者|钱多多 编辑|原 野 三年半亏损近50亿,这是文远知行经常被抨击的点。 但这更像是行业通病。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投入居高不下,亏损的企业比比皆是。作为国产智能汽车驾驶芯片第一股的黑芝麻智能三年亏损近…

    2024年8月26日
    3300
  • 中国亟需建立一个“国民收入10年倍增计划”

    一切的宏观经济问题,追根究底到最后,就是两个终极问题: 1,产品卖给谁? 2,钱从哪里来? 所谓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出口”,说白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消费和出口,其实也就是解决“产品卖给谁”的问题,无非是把问题进一步细分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目前作为消费终端的国际市场中,消费力最强的、销售体系最成熟的消费品市场,主要就是欧美市…

    2024年8月27日
    2.1K00
  • 苹果税区别对待,连外媒都替中国“喊冤”?

    苹果税区别对待,连外媒都替中国“喊冤”? 以上就是关于【苹果税区别对待,连外媒都替中国“喊冤”?】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8月26日
    4800
  • 美欧日汽车巨头几乎是断涯式全都销售额下降,BYD却是大跃进

    在2024年4~6月的世界新车销售中,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超越了本田和日产汽车,跃居世界第7位。《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低价纯电动汽车(EV)的拉动下,还在逼近美国大型汽车企业“三巨头”。规模与日美欧的大型汽车厂商相匹敌,开始打破行业排名。应对影响力急速增长的中国企业的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https://mp.weixin.qq.com/s/M…

    2024年8月28日
    30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