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金合信基金有着规模远超同行的基金专户业务。
今年以来,一场针对公募行业的审计行动在市场上引起高度关注。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国家审计署共向12家基金公司分别派出了由数十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对所有相关文件材料进行审计,重点关注费用支出等问题。
在这12家基金公司中,除了市场上耳熟能详的大型公募外,创金合信基金的入选令业界颇感意外。毕竟与其他11家非货管理规模均值超6000亿元的头部公募相比,创金合信基金的非货规模仅有1100亿元。
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创金合信远超同行的基金专户规模,才是其进入本次审计名单的真正原因。
基金专户业务,又称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是指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商业银行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证券投资的活动。所以,基金专户产品本质上是一种私募产品,其操作模式与券商资管、信托等传统资管业务相类似。
7月底,在中基协公布的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专户产品月均规模TOP20名单中,创金合信基金凭借8423亿元的月均规模这一绝对优势,位列榜首。不仅远超排名第二的建信基金5400亿元,也将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公募非货管理规模排行榜上的“领头羊们”远远甩在身后。
有业内人士表示,创金合信基金在专户上投入较多,特别是专户业务合作通道上做出的一些优化,给用户体验比较好,慢慢形成口碑和规模。比如,一般公募专户业务合作需要签一大堆材料,流程也比较繁琐;而创金合信基金系统开发做的很好,流程相对更简单,给合作的中小银行提供了不少的支持。此外,曾有机构根据创金合信基金的管理规模和盈利数据,并结合费率相关的公开数据进行过测算,公司的“通道费”较低,也是众多资金方选择“借道”创金合信基金的另一个原因。
审计关注基金专户的原因何在?
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基金专户绕开投资公募、私募的限制,是监管关注此类产品的重要原因。
此外,有市场人士指出,对于基金专户产品来说,优质的投研资源如何分配?会不会有基金公司将优质投研资源集中到专户业务?
还有,公募基金的持仓和专户产品的持仓,如何保持独立?会不会有利益方面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比如,长安基金专户理财就曾卷入“老鼠仓”案件,九泰基金也因违规参与保底定增被罚等。
另外,有些专户产品,基金公司更多地扮演“通道”这一角色,由此存在着利益输送、风控缺失等风险。
所谓“通道”,意味着基金公司不直接、亲自参与资产管理,只收取通道费,投资收益无论盈利亏损都由资金方承担。
但此前也有银行理财资金因专户自己操作“踩雷”,而和基金公司产生纠纷的案例。
截至目前,审计机构并未对外发布针对专户产品违规的通告。
以上就是关于【公募“审计风暴”侧记:为何这家中型公募出现在名单中?】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angye/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