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卫星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搭载捷龙三号火箭成功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由复旦大学与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卫星,旨在促进太阳大气数据和澜湄区域大气数据的跨国科学研究,强化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国家间太空观测与技术应用的合作。
卫星配置了对日紫外光谱仪和毫米波大气湿度廓线探测仪,基于SASTX-50微纳卫星平台,运行于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复旦大学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亲临现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不仅是一个科研工具,也是技术创新的展示。卫星的主载荷”核科一号”对日探测光谱仪,专注于紫外波段太阳大气的精细光谱研究,预期能提供有关太阳耀斑的宝贵数据,助力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并预测太阳活动。另一载荷则关注于大气监测,通过毫米波技术增强对地球水资源和环境变化的监测能力。
研发过程中,团队克服了多项技术挑战,包括确保高精度光谱仪在太空极端条件下的稳定运行。卫星还搭载了一个芯片测试装置,标志着中国在高可靠性空间芯片应用研究方面迈出新步伐。
此项目不仅促进了科技进步,还加强了国际合作关系,特别是为澜湄六国的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随着卫星的成功发射,复旦大学正规划着更加宏伟的星座组网计划,旨在通过增加卫星数量,提高地球观测频率和数据质量,为天气预测和科学研究开辟新的可能性。
此外,项目的实施也为复旦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从本科生到研究生,都直接参与到卫星研发的不同环节,这对于培养未来的航天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复旦大学正借此机会,填补其在天文学科的空白,推动天体物理教学与研究的发展,预示着学校在天体物理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1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