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成道之子”推荐,来自《中药到底能不能被科学验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7259499842947
-
用西医的思维去研究中医问题,这本身就一个大问题!哪怕把中医研究归纳为“现代医学”,也实属“盲人摸象”,谬之大矣!
众所周知,中西医学的底层逻辑,完完全全就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体系,这个结论,也无需过多去费口舌。
在观网,大家经常可看到大家(中医黑)讨论的问题,比如:中医药有效成分的问题。呐~呐~呐,这就是典型的西医思维。
须知,同一种药材,不同产地,其药性截然不同,不是“道地药材”,甚至可能无效,试问,按照西医的逻辑思维,不同产地的药材,从基因分子层面上去讲,其物种有效成分机会出现差异咩?
类似这样的东西方医学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案例,实在太多太多了,就比如单单一个“阴阳调和”,就够西方医学抓破脑袋也。(举个例子:不管男女,常见的问题之一,气血亏虚。这在西医眼里,没有此概念,顶多就是“贫血”,试问,“气血亏虚”是所谓的“贫血”吗?)
OK,简而言之,中西方医学的文明底层逻辑不一样,思考问题也大相径庭,我们自己研究中医,就要应当按照我们的传统哲学体系下去进行。
否则,关于中医研究,大家言必称“柳叶刀”,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的传统医学者体系,应当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学术舆论体系,而关于舆论建设这一点,讲真,是中国人一向以来的弱项,我们有时候做事情,就是太过老实了!😏
你开头第一句就点出问题所在,但最后的图确实是有问题的
中医药,是需要世界承认的,但“世界标准”不等于就是标准
中国发展的道路,是需要世界承认的。但所谓“世界标准”并不是真正的标准,只不过是西方的标准,其中既有科学认知方面的标准,更有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包括不限于民主自由债务等各方面。
所以,中国发展的道路,就是告诉全世界,发展的标准,并不是只有“世界标准”,而是应以符合各国国情的,解决基本民生的发展道路,为标准
现在医药方面的所谓标准就是双盲。那双盲就是包括所有人吗,不是的,它要剔除各种年龄、并发病、体质等不符合“标准”的人群,而中医分寒热湿燥的“标准”,并不为现在的“标准”承认,事实上,中医的标准,反而考虑到西医里的年龄、并发病,体质等各种差异人群的,才有因人施治的说法
所以本质,仍是道路之争,话语权之争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药,是需要世界承认的,但“世界标准”不等于就是标准】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1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