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热合曼江利用年休假带妻子去江浙沪旅游了一圈回来了,我们俩约好了一起吃个饭。
吃饭约在了新开的点兵点将,都是四川小吃,各种各样很丰富,小吃都很精致,我们点了小酥肉,玉米耙耙,红糖糍粑,锅巴土豆,包浆豆腐,腊味什锦炒饭。热合曼喜欢吃甜食,特别喜欢吃玉米耙耙和红糖糍粑。他说,你知道那个皇宫餐厅(我们这里有名的维吾尔族餐厅)吗,现在也有这个红糖糍粑了,就是价格有点贵了。我说可以网购回来自己做,非常便宜的。
包浆豆腐上有折耳根,我说这个学名叫鱼腥草。热合曼说,我知道,药里面有这个成分,消炎的。他夹了一根尝了尝,立刻吐出来了,把我逗的哈哈大笑,我说我第一次吃也和你一样,慢慢吃着吃着就习惯了,你只要想着这个东西对身体有好处,以后肯定也会吃习惯的。
热合曼兴奋的给我分享着出去旅游有趣的事情和新鲜的见闻。最后,他感叹了一句,我们在新疆,这几年早都不刻意讲究“清真”不“清真”了,都已经没有“清真”这个概念了,但是在内地,反而那么讲究“清真”,导游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带我们去“清真”饭店吃饭,或者专门给我们指几家“清真”饭店,害的我没有吃上想吃的小龙虾,难道他不知道我们新疆的变化吗?
我问导游是什么民族,热合曼说,导游说他是“水又族”。我无奈的苦笑着说,是啊,就是这个“水又族”,其实最讲“清真”,一看见少数民族就提“清真”,好像不提“清真”不尊重少数民族一样,等有一天“水又族”真正了解了“清真”暗含着贬低歧视其他民族食物的意思时,可能就不会再用“清真”去搞民族团结了。
作者:吴迪,新疆基层干部。
以上就是关于【维吾尔族朋友旅游归来,对“清真”的感叹】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2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