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领取伤残津贴的长者如到内地安老,需于付款年度内居港不少于60天,否则其津贴额将被扣减。立法会今日(26日)处理申领伤残津贴的长者到内地安老的口头质询,多名议员要求当局豁免申领伤残津贴的长者的离港日数限制,质疑限制违背鼓励北上养老政策。劳福局局长孙玉菡拒绝有关要求,指领取伤残津贴需要由卫生署或医管局医生进行医疗评估,以确保质素和一致性,而且为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需有居港规定和离港限制,同时现行安排已提供一定弹性。
孙玉菡:须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
提出口头质询的民建联、新界东南议员李世荣关注当局会否考虑豁免申领伤残津贴的长者的离港日数限制,以及会否考虑容许领取伤残津贴并选择赴粤养老的长者,跟选择赴粤养老的申领综援长者,一样可以取得每月5,000元(港元,下同)资助。孙玉菡指,为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以及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伤残津贴申请人和受惠人在申请前和领款期间,需要配合居港规定和离港限制,确保相关人士与香港保持密切联系,而且领取伤残津贴所要的医疗评估必须由卫生署或医管局医生进行,以确保质素和一致性。
孙:现阶段无计划豁免离港限制
孙玉菡表示,受惠人只要在付款年度不离港逾60日便可领取全年津贴,若付款年度居港少于60日则只会获发在港居住期间的津贴,认为已为需要经常来往香港和内地的市民提供相当多弹性,当局现阶段无计划豁免离港限制。他又指,当局现阶段没有计划向领取伤残津贴,并选择赴粤养老的长者,提供与选择赴粤养老的申领综援长者一样每月5,000元资助。
工联会选委界议员陆颂雄批评孙玉菡回应令人失望,认为取消60天的居港限制或能使伤残人士在内地接受医疗或购买医保,变相减少香港政府开支,质疑当局做法只是限制长者安老政策,并未有节省金钱。孙玉菡表示,是否节省金钱不一定为政府主要考虑因素,同时伤残津贴不设经济审查,申请资格仅由医生对伤残人士的医疗需要进行伤残评估,而且相关人士身体状况差不宜长期离港,和医疗大多需在港进行。
▲劳福局局长孙玉菡拒绝豁免申领伤残津贴的长者的离港日数限制要求,指须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
▲工联会陆颁雄质疑当局做法只是限制长者安老政策,并未有节省金钱。
▲选委界议员管浩鸣关注,当局未来会否考虑将内地和大湾区,与境外地区分开处理。
管浩鸣倡内地大湾区与境外分开处理
选委界议员陈沛良则指,伤残人士行动不便,质疑居港日数限制和要求在港进行医疗评估,与鼓励北上养老的政策有违背。孙玉菡指不认为有违背,因伤残津贴不设经济审查,而且现时大多年过65岁的长者可以申请长者生活津贴,而申请该津贴的津贴额与高额的伤残津贴相约,有不同途径申请津贴。
另一选委界议员管浩鸣关注,当局未来会否考虑将内地和大湾区,与境外地区分开处理。孙玉菡指,当局在放寛时需要取得平衡,方便长者北上安老之余取得平衡,同时确保公共资源用得其所。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