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地区治理后的区议会上任逾一年,根据《区议员履职监察制度指引》,区议员需每年向区议会主席提交工作报告,阐述工作重点。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26日)表示,所有区议员已如期提交工作报告,经当局整理后,在本月31日起公众可以到各区民政署登记查阅工作报告。 她指有关报告显示区议员在去年合共处理45万个市民查询,认为区议员尽责履职,期望透过履职监察制度令市民了解区议员的工作。
▲(左起)林奕权、越毅强、李贞仪接受《星岛》访问。 何君健摄
区议员: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大埔区当然议员林奕权、沙田区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李贞仪及黄大仙东直选议员越毅强接受《星岛头条》专访时表示,每年提交报告可增加透明度,让市民了解他们工作,同时反省自己过去一年工作是否有不足,以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目标。 3人均称,每年交报告不会增加工作量。
越毅强:不存在政府“指示”区议员做特定工作
越毅强表示,香港已踏入“由治及兴”新时代,区议员与政府属合作伙伴,但强调不存在政府“指示”区议员做特定的地区工作。 他提及工作报告设关键绩效指标(KPI),议员要胪列曾协助举办的社区参与活动、处理或转介的个案数目、接获市民意见或查询次数、跟进情况等。
他相信,工作报告可增加透明度,让市民了解他们工作,做好民生议题“下情上报”的沟通桥梁,协助市民排难解忧,强调交工作报告不等于“交功课”,反而可反省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是否有所不足。
他以2023年黄大仙区出现“世纪黑雨”为例,多处地方出现水浸,当局随后曾与区议员举行会议,收集水浸黑点的问卷调查,强调讨论过程是共商共议,“不是政府要几多(问卷数量),我哋就搞几多!”
循三会界别进入区议会的李贞仪表示,其工作报告有18页,主要提及过去一年推动青年参与公共事务、提振地区经济的工作。 她指设立工作报告制度,可检视自己的工作进度及不足,同时让市民知悉议员过去一年工作。
李贞仪循间选入局:服务对象是当区所有市民
她又指,虽然自己是间选议员,但服务对象一定是当区所有市民,认为间选议员可利用自己专业看待地区议题,“这份报告是同时给了市民和政府去看的。”她以“大队长”形容区议会主席,不存在“好像学校训导主任,做得不好就会批评你。”
林奕权表示,相对以往区议会,新一届区议会更贴地、更具效率处理民生相关工作,虽然自己是当然议员,但都十分关注当区过百条村的地区议题,有时更会与直选议员合作。 他称报告可了解每名议会今年做了哪些工作,避免过度关注个别民生议题。
现届立法会部分议员被指寂寂无闻,3人在社区又如何提高知名度? 李贞仪坦言,“市民未必会讲得出李贞仪的全名”,但相信市民起码知道她的样子,是可以帮助市民解决民生问题的议员; 林奕权表示,自己本身是大埔乡事会主席、大埔足球会主席,加上平常会穿中山装出门,笑言不少大埔市民已对他十分认识; 越毅强说,同事十分努力落区接触市民,他个人设有社交平台,相信有渠道让市民认识自己。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