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近日公布,公立医院急症室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新收费制度,除急症室加价至400元外,普通科及专科门诊亦调升收费。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陞今日(29日)在电视节目表示,当局正研究将退款机制恒常化,并考虑分流后不看医生收取分流费,强调改革旨在厘清急症室功能,将非紧急病人分流至基层医疗,预计5年内将医疗资助率由97.6%逐步降至90%,未来视情况再加价。
收费厘清急症室功能
急症室明年将由现时收180元,改为危殆、危急病人免费,第三至五类紧急至非紧急病人加价至400元。高拔陞称,现时急症室约六成求诊者属第四、五类非紧急病人,导致真正急需治疗的第一至第三类患者轮候时间过长。数据显示,第三类病人仅76%能在目标时间30分钟内就诊,未达90%的服务标准。新收费希望引导轻症患者转向基层医疗,例如普通科门诊或私家诊所,从而腾出急症室资源。
第三类病人收费可避免争拗
高拔陞强调,豁免机制将扩阔,经济困难者仍可申请减免。此外,收费调整设2年过渡期,期间会密切监察市民就诊模式变化,并于2026年全面检讨政策成效。对于为何第三类病人收费增至400元,他解释指,第一、二类病人情况明确,容易区分,但若将第三类收费定于180元,可能引发与第四类病人的收费争拗。他强调,急症室配备专科医生及高规格设备,400元收费能反映服务成本,并与专科门诊等收费保持合理差距。他承认部分患者或受影响,但相信豁免机制能缓解负担。
当局研急症室退款机制恒常化
高拔陞透露,当局正研究将现行高峰期急症室退款措施转为恒常化机制,并考虑引入“分流费”概念。他指出,由于病人在分流站已接受初步评估服务,未来可能不会全额退还400元诊费,而是扣除部分行政成本。他续指,相关方案仍在探讨阶段,需平衡病人权益与医疗资源合理运用,可能参考农曆年间实施的特别退款安排,同时考虑到有市民在分流后选择转往私家诊所就医的实际情况,并强调医护会以病人健康为先,并弹性处理特殊情况,避免因收费引发衝突。
专科药物改四周收费 防囤积过期
高拔陞表示,正研究增加夜诊服务,减少市民因无法觅得私家医生而转往急症室的情况。专科药物方面,新制将药费15元调整至20元,高拔陞强调并非纯粹为增加收入,而是减少病人因长期取药导致浪费,以及防止误食过期药物。他举例指,部分慢性病患者会因剂量调整或入院治疗而弃置多馀药物,新安排有望提升用药安全。
申请1万元医疗费封顶或属个别个案
当局亦建议将医疗开支以1万元封顶,但要患者自行申请有关程序。高拔陞表示,此措施主要针对需长期住院的重症患者,如急性中风等住院两个月以上的个案,预计受惠人数有限。至于有医生担心可能引发长者宁住院不住院舍的现象,他回应指,需要考虑个别的处理,认为不需住院却强行留院的情况并不合适。
此外,医管局计划5年内将医疗资助率由97.6%降至90%,本次改革后预计先降至94%。高拔陞表示,未来是否进一步调整收费,将视新措施实施后的引导效果而定。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