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选择“绿色殡葬”者创下历年新高,由2014年的8.4%,增至去年的18.2%。食环署助理署长(职系管理及发展)何婉雯表示,绿色殡葬是一种更环保、更可持续的骨灰处理方式,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逝者以自然的方式回归大地。她指,相关申请程序亦很简单,做到环保简约、费用相宜,亦达“去者善终,留者善别”。
▲曾咀纪念花园设有木雕“渡船”,船身挂有多个“思念信箱”,供市民向先人表达思念。图为食环署高级卫生督察(行政及发展)特别职务李启伦。
▲食环署免费提供一次性撒灰器,市民可写下对亡者的思念和祝福。
亦可投笺以寄思念
香港目前有海上撒灰,及纪念花园撒灰两种绿色殡葬模式,市民可在食环署辖下13个纪念花园向摰亲道别。食环署高级衞生督察(行政及发展)特别职务李启伦指,署方会免费提供传统的金属撒灰器,或一次性纸撒灰器,以便市民在纸制撒灰器上写下对亡者的思念和祝福;另亦可自携其他容器来撒放骨灰。李续指,在撒灰仪式后,场地亦提供浇水壶,市民可借用浇灌草地,寓意让先人回归自然“化作春泥”。另纪念花园也有纪念牌匾,市民可付90元行政费用,并通过食环署认可的石厂定制合规格的石碑,为先人设立牌匾。
在临海的曾咀纪念花园,更设有木雕“渡船”,船身挂有多个“思念信箱”,供市民向先人表达思念。李启伦指,相关信箱标志了不同撒灰地点的地址,如塔门以东、东龙洲以东、西博寮海峡以南、纪念花园,亦可将心意信笺投递至“永远怀念”的彼方。而食环署人员在收集信笺后,会代为火化。另外,曾咀纪念花园亦设“颂礼室”,家属在撒放骨灰前可免费借用进行简单悼念仪式。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