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谋:不适应时代的文科可以缩招,调整后适应时代的文科还可以扩招

 

最近,文科缩招的问题被广泛讨论。

几年前,在澎湃专访中我就提出,文科学术博士可考虑规模减招,看能否实现减员增效。结果也是物议沸腾,并且相关部门还找我调研过。我并不反对研究生扩招,但反对太多人搞学术,主张多数人拿个专业文凭就好了,因为太多人“注水”研究迟早把学术彻底“搞黄”。

在此简单谈几点看法。

第一,中国人尚文,文科缩招论必然被批。

古代中国轻视自然科学技术,甚至斥之为“奇技淫巧”,这是众所周知的传统。我们古代一直是文科大国,精英99.9……9%学文,然后“货与帝王家”。科举废除之后,理工科才开始建制化传到国内,情况才逐渐开始改观。我年轻的时候,大家还觉得厂里的工程师还不如个机关干事,因为前者是干活的,后者是管人的,要高级一些。

直至今日,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视文科的国家“之一”——我甚至想把“之一”给取消了。无论是从业人数、学生数量,还是经费投入、成果产出和学术活动,我们不是世界第一,也是前三甲。1999年高校扩招浪潮中,扩张文科最简单,花钱不多,因此扩张得不少。在这样的氛围下,谁说缩招文科,被批评非常自然。

第二,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文科缩招是大势所趋。

放眼全球,国内高校缩招文科并非什么特立独行。应该说,压缩传统文科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而且此种趋势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了。疫情加剧这一趋势,智能革命也加剧这一趋势,但疫情和AI并非减招文科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既有的、传统的文科已经不适应智能社会发展。这直接表现为金力校长所说的:生源萎缩,社会需求萎缩,文科需要“大手术式”改革。

国外也在缩招文科,我问过一些外国同行。他们也有不满,但是不多,因为在他们看来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然后把专业砍掉很正常。他们的高校主要不靠国家拨款,尤其是私立大学,没有社会需求、找不到经费、办不下去砍掉属于正常情况,经常会发生。

国内很多人反对文科减招,主要是说给教育部、说给领导听的,因为他们管着钱。更重要的问题是:传统文科到底有没有社会需求,有多少社会需求,有哪些社会需求?反对者要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国家的支持不能不顾社会需求。

第三,调整后的文科应该有用,彻底改掉“无用便是大用”的过时看法。

“文科无用论”接二连三引发舆论,我一直反对它:文科当然有用,而且在AI时代有大用。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文科无用,而是既有的、传统的文科用处堪忧。

既有文科建立在博学的基础上,以多看了几本书、看了别人没有看过的书、记住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为荣,这种博学文科在搜索引擎、大模型流行之后基本无用。这一点难道还不清楚吗?如果非得说还有点用处,那就是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20世纪是科学时代,21世纪是技术时代,技术合理性自此压倒科学合理性,成为社会合理性的基础。在知识问题上,一门学问并不能因为宣传追求真理获得社会认可和支持,而必须证明自身的技术目标和对社会福祉有所帮助。今天已然是知识冗余的社会,知识太多、学科太多甚至已经造成负面效应,我称之为“知识的银屑病”。学科太多了,想要生存下去,就要证明自己的有用性。

在我从事的哲学专业,还有人高唱“无用便是大用”,这是对时代变迁不敏感。

最后,缩招、减招是表象,深度调整文科教育以适应时代才是关键。

今天的文科设置,与工业革命、电力革命相适应,不适应信息时代、AI时代很正常。很多人已经指出,大学是社会保守势力,它的变革总是来得慢一些。尤其是大学文科,历来热衷于维护、传承所谓社会传统,喜欢为旧时代唱赞歌。

在中国,二十多年的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每年超过千万,高校已经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但是,很多大学从业者还残留着精英教育的观念,看不到今日大学生只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在此情形下,跟学生说“无用便是大用”,一是学生嗤之以鼻,二是学生真听进去可真是害了学生。一句话,调整之后的新文科必须有用,还必须有大用。

如何有大用?这涉及更大范围的学科适应性改革。事实上,AI冲击的不仅是文科,而是对文理工管所有学科都产生颠覆性的冲击,大家都要进行“大手术式”改革。难道不是吗?码农程序员,搞土木的,化学专业,数量统计,经济分析,法律事务,动画视频,教育技术,新闻传播……这些理工科、社会科学专业是不是同样面对巨大的AI压力。

在理想状态下,高校学科调整和改革应该通盘考虑,文科调整和改革只是其中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只有在此情境之下,才能讨论新文科的有用问题。

传统的文理工管的学科设置已经不适应智能社会的发展。在理想状态下,未来学科应该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围绕问题组织起来,而且能随着新科技的发展灵活调整,带有很强的弹性、灵活性和流动性。不适应时代的文科可以缩招,调整后适应时代的文科还可以扩招。

当先要做的便是,对AI时代高校学科调整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简单地缩招、减招。这需要有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教育家牵头,组织跨学科的力量认真研究,整体布局,逐步推进,不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被短期的社会形势推着四处乱窜。要知道,东南西北风很快会变化。

从根本上说,人的问题是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humanities)最核心的问题。文科审视AI,应对AI冲击,不能离开人文,而文科的调整与改革亦是如此。我认为,AI时代最大的问题不是机器人变成人,而是人会变成机器人。这个问题是未来文科调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我总以为,如果哪个国家能在这一波“AI时代教育改革”中引领时代,像当年洪堡改革德国高校一样,肯定能在21世纪大国竞争当中赢得根本性的先机。我的意思是说,高校改革步子可以更大一点,不光是文科缩招而已。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8052.html

(0)
rmltwz的头像rmltwz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4:10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4:17

相关推荐

  • 失能父亲的养老金抵不上保姆费 养老照护困境凸显

    失能父亲的养老金抵不上保姆费 照护失能老人是养老领域的一项核心需求,也是当前社会养老焦虑的重点。面对这一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大规模的照护需求,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 据专家分析,解决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任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仅依赖家庭内部的照护力量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

    2024年10月11日
    14700
  • 大围美林邨公屋单位辟私烟仓,海关检25万元货拘无业妇

    香港海关于今日(17日)早上在大围进行反私烟行动,突击搜查美林邨一公屋单位,捣破单位内的私烟仓库,检获5.5万支私烟,估计市值约25万元,应货税值约18万元,并拘捕一名女子。 ▲海关搜查美林邨一个约300呎单位,在房间的尼龙袋、纸箱和胶储物柜内,检获大批私烟。 今早约11时,海关人员根据情报采取行动,搜查美林邨一个约300呎住宅单位。其间人员在单位房间的2个…

    2025年3月17日
    2800
  • 13人于土瓜湾盈苑海鲜酒家午膳后食物中毒,曾进食烧鸡、叉烧等烧味及其他热盘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25日)正调查一宗食物中毒个案,共涉及13人,包括4男9女,年龄介乎34岁至64岁。他们在1月17日在土瓜湾盈苑海鲜酒家午膳,约24至66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病征。其中5名受影响人士已求医,全部无需入院。 ▲土瓜湾盈苑海鲜酒家。 卫生防护中心初步调查显示,受影响人士曾进食多款食物当中包括烧鸡、叉烧等多种烧味及其他热盘。卫生防护中心和…

    2025年1月25日
    8500
  • 张宇人议案骑劫风波︱拆解《议事规则》!“不动议”抑或“撤回”?

    议员议案被“骑劫”风波,令议会再讨论“规程问题”,实属今届罕见。立法会议事规则委员会主席谢伟俊质疑主席梁君彦做法不妥,《星岛头条》记者翻查《议事规则》及纪录,议员要撤回议案有两种做法,而且早于2014年自由党已用过同一招数,到底谁人才合规呢? ▲议员议案被“骑劫”风波,令议会再讨论“规程问题”,实属今届罕见。资料图片 议事规则明列议员可随时提出撤回 根据《议…

    2025年3月27日
    1800
  • “红苹果”正变成“金苹果”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时,勉励大家把苹果产业做得更大,并祝乡亲们的生活像苹果一样红红火火。 2015年2月,总书记回到陕西梁家河,特意去看山梁高处的苹果种植园,叮嘱乡亲们,“一定要坚定地把苹果产业抓下去。”此时,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正如火如荼。 2022年10月,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南沟村的苹果园,称赞乡亲们,“这就是农业现…

    2024年10月7日
    17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