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男女涉2020年初口岸爆炸案,今于高等法院踏入第80天审讯。 控方爆炸品专家续接受辩方盘问,被问到被告张家俊家中搜出的引线匣。 辩方提出,以涉案引线匣的大小,放进炸弹内可能会移动或“沉底”,无法起到稳定炸弹中引线的作用。 专家庭上度量引线匣后,供称其大小刚刚好,“百分之一百唔会郁”、“系一个精准嘅设计”。
专家指涉案引线匣大小刚好属“精准的设计”
控方专家证人、高级警司兼高级炸弹处理主任李展超今续接受辩方盘问。 警方在被告张家俊家中检获怀疑引线匣,李展超早前供称引线匣可以稳定炸弹内的引线,确保引线与炸药的接触; 根据警方在张家俊电脑中撷取的怀疑炸弹3D设计图,该炸弹内分为24格装填炸药,并画有一个引线匣。
代表张家俊的大律师张志辉今盘问时,指根据设计图,装填炸药的每格子大小为4乘4乘24厘米,如果引线匣长度不足4厘米及没有固定在炸弹内,只要炸药没有填满格子,引线匣仍会移动或“沉底”,起不到最佳效果,其实没有意思。
李展超供称,如果引线匣不足3厘米,的确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涉案引线匣应该“啱啱好”。 其后李展超在庭上量度引线匣,指出长度为3.8厘米、厚约1毫米,而引线匣是3D打印制成,而装炸药的格子同样是3D打印而成,假设格子的厚度同样是1毫米,引线匣能够刚刚好放进格子内,“百分之一百唔会郁”、“系一个精准嘅设计”。
辩方质疑,设计图格子的4乘4乘24厘米是指格子内的空间,所以引线匣会有移动的情况。 李展超不同意,认为是格子整个大小为4乘4乘24厘米,辩方的说法是把格子大小扩大了两毫米,“呢个系3D打印,唔系自己系屋企攞铰剪去剪啲嘢”,另指即使内部空间为4乘4乘24厘米,引信匣仍能起作用。
8名被告依次为37岁无业汉何卓为、26岁装修工李嘉滨、28岁金融从业员吴子乐、30岁程序工程师张家俊、29岁文员杨怡斯、25岁入境处登记主任张琸淇、23岁大学生何培欣及25岁测量员周皓文。
首7名被告被控“串谋犯对订明标的之爆炸”罪,指他们于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3月8日在香港串谋他人,意图导致他人死亡或身体受严重伤害,而非法及故意向订明标的、在订明标的内或针对订明标的送递、放置或引爆爆炸装置。 7人另被控交替控罪、即“串谋导致爆炸”罪。 李嘉滨另被控作出倾向并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罪。 周皓文则被控一项企图制造炸药罪。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