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检视政府隧道及主干道收费。选委界陈绍雄提出书面质询,了解政府10条行车隧道的车流量及收入等。运输及物流局数据显示,当中有4条出现亏蚀,其中8号干线在2023至24年度亏损达2亿。当局称正进行隧道费检讨工作,最快今年内完成检讨工作,并咨询立法会。
▲陈美宝表示正进行隧道费检讨工作,最快今年内完成检讨工作,并咨询立法会。资料图片
▲2023至24年度香港仔隧道出现亏损。资料图片
▲政府收费隧道及大榄隧道在2024年平均车流量、繁忙时段车流量及其占全日车流量的比率 。立法会文件
▲过去三个财政年度各政府隧道的收入及开支。立法会文件
▲2025-26年度各政府隧道的预计收入及开支。立法会文件
现时政府管有10条收费行车隧道,分别是红磡海底隧道、东区海底隧道、西区海底隧道、香港仔隧道、狮子山隧道、城门隧道、大老山隧道,以及青沙管制区的八号干线,包括尖山隧道、沙田岭隧道及大围隧道。
根据运流局数据显示,过去3个年度,城门隧道分别亏损2,600万港元、3,700万港元及5,200万港元;八号干线则分别亏损1.51亿港元、1.75亿港元及2亿港元,亏损逐年扩大,香港仔隧道则在2023至24年度出现1600万港元营运赤字。
预料香港仔隧道及城门隧道续录赤字
除东区隧道及8号干线须待招标后才能计算营运开支,运流局预计2025至26的本财政年度,香港仔隧道、城门隧道将继续录得赤字,预计分别录得2100万元及5200万元亏损;而八号干线预计其本年度收入为1.81亿港元,较上年度收入的1.91亿元为少,估计很大机会继续录得赤字。
当局厘定全盘考虑四大原则
当局表示,政府在厘定各政府隧道及主干道的收费,及调整三条过海隧道和大榄隧道的收费时,将全盘考虑四大原则,即交通管理需要、“用者自付”、公交优先,以及效率优先,并会考虑公众可负担程度等。当局又指隧道的管理和营运涉及较高的费用和较多的资源投放,政府一直恪守“用者自付”和“收回成本”的原则,需征收合理的费用,以确保这些运输基建的财务可持续性。运输署亦会持续密切监察各隧道的交通情况和车流变化,以评估不同收费模式下的交通管理效果。
运输署正进行隧道费检讨工作,预计在今年内完成检讨工作,并咨询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