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在上月底公布,包括加强自费药械安全网。医管局昨指,明年首季会放宽撒玛利亚基金的申请资格,包括申请人的入息及分担额等门槛有所扩阔,如在计算“每年可动用财务资源”时,新申请人须计算收入的100%,降至80%;持续申请者亦由80%下调至60%。有患肺癌的中产教师指,受惠于收入计算方式改变,未来每年药费开支可大减5万元,笑言感到“不是被政府遗弃及忽视”。有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指,肿瘤治疗日新月异,犹如治疗“慢性病”般,令病人寿命延长,冀在安全网放宽后,可有更多病人能受惠于新疗法。
肺癌病人: 资助获批时 激动得眼泛泪光
50岁教师曾小姐在去年确诊第四期肺癌,癌细胞一度扩散至脑部、脊骨、盆骨、淋巴等处。虽然她月入达6万元,但膝下尚有一名孩子在读大学,加上自去年12月起便自费用标靶药阿来替尼(Alectinib)控制病情,一年药费高达60万元,负担不轻。曾小姐忆述,曾担心难以“一世”负担得起药费,亦一度认为高入息职业未必可获药物资助,幸最后她获撒玛利亚基金资助约42万元药费,即每年只需自付18万元,“资助获批时,我激动得眼泛泪光,原来都申请得到,现在听到计划优化后会有更多资助,我都很感动,觉得自己不是被政府遗弃及忽视”。
医管局指,按曾小姐个案,若她在计划优化后再获转介申请并获批,其药费资助额将增至约47万元,即每年只需自付约13万元药费。曾小姐指,在服用标靶药3个月后,已成功将脑肿瘤由2厘米缩小至约0.5厘米,副作用只是较疲倦,不时需要休息,更期望在今年9月开学时可复工,“只要你健康,早睡早起,定时吃饭,走出街都是个很正常的人”。而计划优化后,若每年可再省5万开支,即每月已可省回4000多元,对其家庭帮助亦很大,“期望基金可帮到更多中产病人,我们都是贡献社会的一份子”。
医管局设公众“安全网” 冀资助门槛放宽令更多人受惠
东区医院临床肿瘤科顾问医生陈娟指,以往末期肺癌主要靠化疗,但普遍有脱发 、口腔溃损、肠胃不适等副作用,亦可能令病人抵抗力偏低,而令他们不敢社交,常待在家中,影响日常生活。但随医疗进步,多了肺癌种类可用标靶药进行针对性治疗,大型研究亦显示可延长病人存活率。
东区医院临床肿瘤科部门主管宋崧补充,在新技术及治疗方案下,治疗癌症已像治慢性病,“过往患癌可能在短时间死亡,但现在可延缓病情,若找到合适药物更可延长寿命”。她指,虽然香港有自愿医保,但非人人有买,故医管局就像公众的“安全网”,冀资助门槛放宽可令更多人受惠。
病人交齐文件 10日内可完成批核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专职医疗)潘绮红指,撒玛利亚基金已涵盖约100种药物,病人须经医生转介,通过经济入息审查,再由基金批核。她指,病人须提供入息证明、资产证明给医务社工批核,“若病人交齐文件给社工,理论上我们一定在10日内批核。”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