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汉语的语言生活中,尤其是大众传媒领域,越来越多的字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此即汉语中的字母词。比如,网络语言中流行的“U1S1”(有一说一)、“YYDS”(永远的神)等。这些字母词往往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随着这类新兴词语的广泛传播,一些学者呼吁要慎用并规范外文字母词,并认为滥用字母词是对汉语的严重污染。那么,字母词的使用是否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字母词是汉外语言交际的产物,我们认为,不用过度担心这一类“副产品”,对字母词的规范也应区别对待。
来源与分类
字母词主要来源于以英语为主的外语,也包括字母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用的情况。它本质上是用字母替代汉字以实现某种交际功能,或是把外语中的完整概念借入汉语中。具体来讲,字母词可以分为纯字母词、汉字字母词、拼音字母词和数字字母词。
纯字母词是全部采用外文字母的词,是将外文的完整概念借入汉语的类型。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附录收录的字母词为例,在收录的234个字母词中,纯字母词总共有174个(不包含拼音字母词),约占总数的74.4%,常见的字母词包括“CEO”(首席执行官)、“MBA”(工商管理硕士)这样的英语词汇缩略语,也包括“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CBA”(中国篮球协会)这样的英文译名缩略语等。这类字母词在使用中占据绝大多数,其主体来源于英语词汇的缩略语。
汉字字母词是由字母加汉字构成的词。这里的字母不局限于英文字母,还包括希腊字母等,如“α射线”。需要指出的是,在汉字字母词中,字母只是充当构词的词素,只有当字母与汉字组合在一起时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果没有汉字的参与,这个词的语义将改变,甚至这个词都不会存在。如“U盘”若去掉汉字就不知道剩余字母的意义。当然,有时候汉字也可以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如“IP地址”(网络协议地址)等。《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附录收录的234个字母词中,汉字字母词一共有42个,约占总数的18%,仅次于纯字母词。与纯字母词相似,除了一部分像“γ刀”这样的术语外,绝大多数的汉字字母词均为英语词汇,如“Q版”中的“Q”是英语cute的谐音。由此可见,汉字字母词和纯字母词的构成是类似的。
拼音字母词是来源于汉语拼音的字母词,即这些字母词由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附录收录的字母词中,拼音字母词仅有5个(所占的比例最低,约占总数的2%),分别是“GB”(国家标准)、“HSK”(汉语水平考试)、“PSC”(普通话水平测试)、“RMB”(人民币)和“WSK”(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字母词中的字母选取拼音中的声母组合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读音方面,尽管拼音字母词是拼音声母的缩写,读音却是英文字母的发音,或许这是由汉语拼音声母的发音特点决定的,也或许是出于字母词造词规则的类推,即字母词既然由英文字母充当,就应当采用通用的英语读音,这样才更像一个字母词。
数字字母词由数字加上字母组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附录收录的234个字母词中,数字字母词略多于拼音字母词,一共有13个,约占总数的5.6%。此类字母词中的数字或具有替音的功能,如“B2C”(business-to-customer)中的“2”替代的是英文单词to的发音;又或指具体尺寸与规格,如“MP4”和“PM2.5”中的“4”与“2.5”;但更多情况下,它表示几种要素组合在一起,一个词往往表示几项内容,如“3C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4S”[集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与信息反馈(Survey)的四位一体]。此外,数字字母词在网络语言中的分布也极为丰富,如“3Q”(thank you)等。
成因与使用原则
在汉外语言交流中,有时汉语表达会出现语义空缺,即对一些特有事物的外来语无法意译,只能给出相应音译,有时甚至连相应音译也很难给出,如“AA制”(Algebraic Average)等。这种情况下,不用字母词就会影响人们的交际,字母的引入可以说是迫不得已的办法,是对汉语的有益补充。而当字母词对应的意思在汉语中有相关表达,但是这种表达比较繁琐时,字母词的形成又是秉承“奥卡姆剃刀原理”与语言的“经济原则”。字母词的形成要符合语言交际的最简原则(如专有名词的缩略语),即省力是字母词形成的内驱力。同样的省力原则还体现在输入法的使用上,在网络交际时,为了提高输入的效率,人们经常会使用字母或字母组合来替代汉语表达,如用“b4”来替代“不是”或“鄙视”,用“88”替代“拜拜”等。可以说,字母词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完美体现。
此外,字母词的使用可以将一些难登大雅的语言以间接的方式(借助字母的手段)表达出来,即所谓的委婉原则。当然,随着网络交际中字母词运用的增多,利用汉外语言间的谐音,越来越多的外来词“被嵌入”汉语词语中,以达到标新立异、“吸睛”的目的,如“Tony带水”(拖泥带水)、“book思议”(不可思议)、“sun心病狂”(丧心病狂)、“热skr人”(热死个人)等。这样一组词语再配上相应的表情包,网络交际的诙谐风趣得以跃然纸上。这一类网络交际中所使用的字母词需要我们观察并加以正确引导,科学预判字母词的发展趋势并加以规范。
发展趋势与规范
通过分析字母词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把握新兴字母词的发展趋势。字母词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伴随着新型语言结构的出现,相应的外来词也会进入该类结构。以汉语中的新被动结构为例,很多非及物动词进入该结构,其中也包括字母词。再比如,汉语的“很+N”结构,在具体使用中很容易类推至字母词(如“很A”“很6”等)。这类新兴语言结构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字母词的发展。字母词发展的另外一个趋势是,外来词在网络语言中不断涌现,如“PK”(Player kill)等,而混杂外语词的结构更是比比皆是,如“厉害了word X”结构、“心机X”结构等。这两个趋势导致大量新兴字母词的出现,给字母词的规范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字母词的规范要区别对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暂时性替代交际的字母词,主要是口语与网络交际中的常用外来语,此类字母词无需特别关注,大部分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一小部分会“适者生存”,继续留存下来,并加入汉语语言交际的基本词汇。可以设立字母词舆情监测员,主要由语言文字规划部门牵头,会同高校语言专业的师生动态监测大众媒体以及网络中新兴字母词的使用情况,借鉴网络语言监测的经验,定期发布字母词使用的月报或年报。而另一类是已约定俗成的字母词,其使用则需要进一步规范。比如,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政府机关、主流新闻媒体以及中小学教材做到规范使用字母词,将与日常语言生活休戚相关的字母词收入权威字典,根据舆情监控情况实时动态调整词条收录,将字母词纳入统一的语言规划范畴。
总而言之,对于大众媒体而言,如果某一部分字母词的用法已固定下来,或在交际中已被大众所接受,大可不必设定其使用的条条框框,因为时间自然会检验其生命力;而对于政府公文与主流媒体而言,则应尽量少用乃至不用字母词以保证语言的规范。字母词不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但需要通过合理引导与监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作者系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扬州大学语音—听觉—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