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所有精英运动员的直接资助额,本月起会增加8.3%。体育学院副主席、立法会议员郑泳舜今早(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指有关措施体现到政府对运动员的支持,亦有十多项项目作调整,有些项目与残疾运动员看齐等,相信能令运动员专心作赛,无后顾之忧作赛。
郑泳舜:新兴运动持续发展有望进入体院体制
郑泳舜续称,不少体育项目升为体院“A级”精英项目,包括哥尔夫球和跆拳道,亦有其他项目升上“B级”精英项目,当新兴运动不断发展,便能进入体院的体制,继续争取世界好成绩。他又指体院与不同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安排课程时迁就运动员训练员的时间,中学的安排亦然,对退役运动员也有不同的培训,令运动员可以成功转型。
启德体育园上月开幕后,本港的大型体育活动陆续有来,政府和社会应研究如何将盛事的效益“发到最大”。他举例指刚过去七人榄球赛,配合硬件和配套,气氛炽热,接下来的多场足球球比赛,透过体育体育园辐射整个片区,将会是盛事发展的一个方向。
霍启刚:检讨资助让运动员“安心”
港协暨奥委会副会长、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在同一节目指,当局每年都有提升对运动员的支持,以“A级”精英项目为例,由2005年大概13项增至现时的20多项,反映政府支持本地运动员,认为有关的检讨适时,回应社会及体育界的意见,保留网球及桌球并作出弹性改动,相信运动员对有关的检讨亦“安心”,可让运动员比赛时无后顾之忧。
商业资助有助新兴运动发展
至于要如何推动发展暂未获资助的新兴运动,霍启刚指,奥运会亦很重视新兴运动,以东京奥运为例,在28个项目外额外加5个如霹雳舞、滑板等新兴运动,吸引年轻观众;但对地区奥委会而言,则大感头痛,因政府资助与奥运挂勾,若奥运项目有大改动则会影响资源分配的问题,他个人认为除以成绩决定资助外,亦可参考有些地区的做法,对新兴项目提供一段时间的资助,若有成绩就继续提供,否则会暂停资助,同时亦可按运动员的潜力、运动发展的空间等考虑。
他亦指新兴运动除政府资助外,商业机构亦可协助推进新兴运动产业发展,举例指有本地知名地产商,愿意提供资源予霹雳舞的运动员。他亦认为政府可以释出信息,提供政策上如税务的优惠,为商业机构增加诱因。
计划成立“奥林匹克学院” 倡建立香港联赛IP
霍启刚又指,港协暨奥委会已进行多项企业管治提升,未来两年会继续优化各体育总会的管治,并计划成立“中国香港奥林匹克学院”,将来会做到外联内通,目前已初步向中国奥委会及内地不同的机构提出发展意向,希望获中国奥委会支持。
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体育仲裁,霍启刚指除法律专才外,亦可让运动员作培训,与不同的仲裁机构及不同的调解专家联络,让运动员有“不同的赛道”。加上,自启德体育园落成以来,很多国际产权(IP)品牌拥有者希望在香港落地,不少大企业视香港为重要的巿场,利用香港作为“跳板”,连结大湾区,本港应建立属于自己IP品牌,拥有属于香港的联赛,香港可成为亚洲地区的体育发展的中心点。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