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署署长黄恩诺表示,水费涉及民生,调整案仍在审慎研究中,强调目标是“用者自付”。
香港水费30年没有调整,黄恩诺在电视节目表示,香港水费在全球是数一数二低,水费因涉及民生,亦是公共资源,所以定价要很小心,目标是用者自付,因此需要审慎研究。 署方亦已聆听宾馆酒店、饮食、建造业的意见,大部分人都表示理解,认为水费多年没有调整,调整也是合理,惟希望循序渐进。
稳定的水源最重要是先节约用水
现时东江水占香港食水七至八成,面对气候变化,香港会否有面临缺水的危机,黄恩诺回应称,香港未来的发展是结构性转型,即是产业转型,以往是金融业、服务业,未来北部都会区会发展创科,创科需要用大量用水,AI的算力会产生非常高热,因此数据中心需要用大量水作冷却作用,所以未来科技是水和能源之争。 因此未来要视乎以上多个因素,作出处理跟进,以确保有足够稳定的水源及支持水务发展,最重要是节约用水。
节水教育方面,黄恩诺指出,今年推行惜水教育之后,港人用水量已较疫情高峰时下跌12%,效果不错,会继续推行,以及会发展智慧水务。 同时就水资源需多元布局,增加弹性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海水化淡是其中一个配备手段。
至于可否发展海水化淡以致自给自足,黄恩诺解释,海水化淡厂在香港运作成本昂贵,因运作过程十耗费大量能,所以若在极端情况及别无他法下,海水化淡会是很重要的后备方案。 未来在规划上,会由香港地区作本位扩展至以流域作本位。
黄恩诺又表示,发现现时约有1%的住户用了15%住户的水,认为要针对大用水量群,因此成立了悭水特工队,找出这些1%的住户,为他们安装高精准度水表,以实时地量度用量,经细致分析再向用户提供针对性悭水建议,希望透过有关做法令今年节省50万立方米的水。
香港近年每年有30多宗爆水管个案,黄恩诺指,2000年已进行了一次大型换管行动,现时香港水管年龄平均20多岁、不算太老,会透过“智管网”监察状况。 他亦领导由民政、运输等部门组成的新设专责小组,集中为1至2%超老旧水管做预防工作。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