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表示,多项研究显示,香港学童上网娱乐时间日益增多,有机会遭受网上欺凌或接收不合适信息,影响身心发展,若企业出品的游戏软件等产品有意使人沉迷,应负上社会责任,例如缴交重税作为补偿。
叶兆辉今早(6日)在商台节目表示,不论本地或海外研究亦指出,若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时间越长,精神健康越差,认为或可透过适当规限,教导他们不要长时间上网。 同时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选择,引发他们的兴趣,形容整个社会要集体面对。
叶兆辉:企业应负上社会责任
他指出,内地已为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设上限,建议港府仿效。 他又认为若企业出品的游戏软件等产品有意使人沉迷,那明知会产生不良影响,就应负上社会责任,科技巨头更应负上社会责任,要支付更重的税作为补偿。
港大临床医学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教授叶柏强在同一节目表示,学童沉迷上网加上运动量不足,会导致体力倒退,香港中学生体能及体质问题较其他地区严重,认为应在幼儿园及小学阶段及早介入。
叶柏强续称,疫后复常以来,整体虐儿个案数字一直大幅上升,包括入院个案,当中涉及性侵个案亦增加,当中不少与互联网有关。 他指,现时很多虐儿情况都涉及网上问题,包括网络欺凌,指儿童进入电子世界面对一个不确定性非常高的环境,有机会结交陌生人,有机会遇到虐儿、网络欺凌、性骚扰及其他新型罪案,提醒老师及家长要加倍警觉,留意学童上网习惯,避免他们自行使用电子产品。
叶柏强:料部分年轻人提早40岁出现各种眼睛病变
叶柏强指,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将导致视力退化,预计部分年轻人会提早于约40岁出现视网膜脱落、黄斑点病变及青光眼等,提醒学童使用电子产品时,眼睛要距离屏幕最少30至40厘米,并适时休息,勿长时间低头,要有足够休息,适时可望一望远处,保护眼睛,减低近视风险。
叶柏强称,现在除了主流的网站,还有一些暗黑网,有很多罪案正在发生,如果家长太过纵容及不理会孩子,让他们长时间自行在网络世界浮沉,最终影响非常大。 根据他们的追踪研究显示,如果在幼儿阶段,特别在小学前每日过份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越长,长大后有过度活跃症、行为问题及各类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会大幅增加。 所以预防胜于治疗,他呼吁家长陪同子女上网、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子女上网时间。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