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玉雷:从“惟此为大”看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最近一段时间,教育成热门话题。“AI浪潮”迭起,人工智能教育成关键词;免费学前教育逐步推行,教育公共服务扩优提质;高校本科纷纷扩招,高等教育加速变革……

观察视角不同,目标所向不变。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到实现历史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建成教育强国,矢志不渝。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教育问题既是惟此为大的事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久久为功,又是当务之急”。

“惟此为大”,臻于至强。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今天的中国百舸争流、万木竞秀。

(一)

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

抚今追昔,近代中国是带着屈辱进入20世纪的。在精神层面的直接影响是,从“器不如人”到“技不如人”,再到“人不如人”,自卑感盘踞不少人心头。

中国教育不行吗?中国人不行吗?

昂扬奋发的时代,给出最直观也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有这样一组数据对比——

新中国成立之初,10人中有8人是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1.6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

再看新时代的中国。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稳居世界第一;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连续4届获得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华求学,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我们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5亿。由此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亿万人民精神上更加独立自主,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大大增强。

有这样一幕场景。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作为代表发言:“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今天的中国,多少人从教育发展中汲取成长的雨露,走出闭塞的大山、走上辽阔的舞台;多少地方受益于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等知识活水的浇灌,结出教育赋能发展的硕果。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照进现实,托举起一个孕育美好梦想、充满无限可能的国度。

“惟此为大”,大在重塑文化自信。正如外媒评价,“强大的教育造就强大的中国”。

(二)

“天眸芯”,全球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研制;

铌合金特性研究,填补我国航天和航空工业热防护和结构材料空白,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完成;

全球首创微创脑脊接口技术,首批4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24小时内恢复腿部运动能力,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团队研发……

今天的中国,进入科技创新成果的井喷期。换个角度看,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收获期。

“我们的企业和我们自己,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今年2月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的发言,印证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不仅“平视世界”,而且积极造福世界。

“干别人干不了的、只有咱们能干的事!”嫦娥六号任务的主要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科技人才的含“青”量,体现的是未来实现更大发展的含金量。

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时间紧迫,越要牢牢抓住教育这个根本,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跑进“决赛圈”,跑上“领奖台”;从识字班,到集资办学,再到新时代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我们自己的教育历程,天翻地覆!”

由此更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惟此为大”,大在夯实战略根基。一个“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也必然是一个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国家。

(三)

2022年6月,四川雅安芦山。一场6.1级的地震,在高考前夕袭来。救援进行中,当地在宝兴中学最先搭建的帐篷,给备考学子使用。入夜,“帐篷中学”里灯火闪烁,照亮梦想,点燃希望。

灾难面前,“震不垮的课桌”,也是“压不倒的脊梁”,更是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心与决心。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

将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没有先例可循,唯有认清时与势、把握危与机,“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促公平、提质量,改革创新为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新疆石河子大学学生,远程控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的设备,完成模电实验。一根网线,一个平台,海量优质课程资源城乡共享。

打破时空、跨越山海,我国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中的排名跃升到第九位。开发新型数字教育资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正扑面而来。

宏大志、担重任,培根铸魂为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每年清明节前夕,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的师生,都要徒步赴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往返108里,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感悟先辈精神,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一上就是29年。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步履铿锵,擎旗奋进。

“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调研时语重心长:“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有责任共同把教育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教育强国必将成于实干。

“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认准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人民日报记者 盛玉雷)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0364.html

(0)
rmltwz的头像rmltwz
上一篇 2025年4月8日 下午7:22
下一篇 2025年4月8日 下午7:25

相关推荐

  • 港珠澳大桥年客流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

    新华社广州10月4日电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0时45分,今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总量超过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达86%,超过去年全年总量。这也是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年客流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 数据显示,持续增多的北上港澳旅客正成为推动口岸客流快速增长的主力群体。今年以来,经该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达120…

    2024年10月6日
    18300
  • 陆福兴:重罚农民不是依法治国

      盐城农民卖未经检疫羊肉被罚10万元,诉至法院一审判决维持处罚,二审不久前开庭还没宣判,但网上已经沸沸扬扬,多为农民鸣不平。其实,这种轻违法重罚农民的案件还有很多,如福州市闽侯县一位老人帮邻居顺手卖了点菜,赚了14元钱,因菜农残超标被罚款5万元,又因未及时缴纳罚款,被追加罚款5万元;河南洛阳市西工区一名三轮车卖菜大爷,因为销售不合格蔬菜获利21.05元,被…

    2025年1月28日
    8900
  • 学校回应女生从教学楼跳下 家属称未明原因

    11月5日中午,广东茂名高州市第二中学发生了一起学生跳楼事件,高三学生林某某从教学楼跳下。 林某某的姐姐讲述了事发经过。林某某是非住校生,家离学校很近,步行只需几分钟。当天中午,有同学打电话给家里说林某某会自己回家,不需要去接。平时下课时间是11点25分,一般11点40分左右可以接到她,但那天到了12点半林某某还没有回家。家人多次尝试联系那位同学,但电话无人…

    2024年11月7日
    29200
  • 大理州摸排出单身汉3万多人评论区却翻车了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带来的是大理州摸排出单身汉3万多人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大家好,小嘟嘟分享关于大理州摸排出单身汉3万多人的最新搜索数据给大家了解下。 以上就是今日大理州摸排出单身汉3万多人搜索数据图,大家可以通过鼠标移动来看今日大理州摸排出单身汉3万多人实时搜索数据,了解热点,了解最新资讯就请关注本网。

    2024年9月3日
    26500
  • 陶凯元: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繁荣、服务对外开放等重要职能。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只有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真保护创新,保护真创新,以公正高效司法保护助推…

    2025年3月18日
    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