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艘电动渡轮“新明珠39”正试行载客。环保署今日(9日)安排传媒登船参观船内洗手间、行李架、单车架、轮椅座位、流动电话充电装置、饮品售卖机等设施。署方表示,“新明珠39”服务日数会逐渐增至每周3天,每日往来北角至红磡及北角至九龙城各两程。
▲香港首艘电动渡轮“新明珠39”正试行载客。卢江球摄
▲“新明珠39”较现时行走该航线的传统渡轮载客量多约37至79人。卢江球摄
▲电动渡轮内部设有洗手间供乘客使用。卢江球摄
政府2020/2021财政年度预留3.5亿元,推行电动渡轮先导试验计划,全额资助4间渡轮营办商建造4艘电动渡轮和相关充电设施的费用,以及首24个月试验期内电动渡轮所涉及的营运、保养和维修开支。
“新明珠39”可载400人 外观似“海豚”
由新渡轮营运,试验计划中的第一艘电动渡轮名为“新明珠 39”。环保署表示,“新明珠 39”已于去年12月底展开试验,并于上月31日开始第二阶段测试,循序渐进以额外航班形式或在非繁忙时段试行载客,行走北角、红磡及九龙城。
“新明珠39”全长约35米,可载客400人,较现时行走该航线的传统渡轮载客量多约37至79人。环保署指,“新明珠39”配备高效能磷酸铁锂电池,晚上利用北角码头的电动渡轮充电设施充电,可应付日间航程;甲板亦配备太阳能板以提供额外电源,足够供应船内照明之用。
署方指,船身采用碳纤维物料,相比传统渡轮轻约70%,航行时不会排放空气污染物、没有柴油气味、较宁静及少震动,有助减少碳排放。设计上,“新明珠39”采用首尾左右对角对称设计,以“海豚”作外观造型设计,在维港内航行时仿如穿梭的海豚。
第三艘电动渡轮料明年上半年抵港测试
环保署透露,第二艘电动渡轮、由富裕小轮营运的电动渡轮命名为“香港水上的士28”,将行驶尖东、西九龙、湾仔及中环,预计于今年第二季开始首阶段不载客试验。第三艘电动渡轮预计明年上半年抵港测试。至于由天星小轮营运的第四艘电动渡轮将透过公开招标挑选合适造船承办商。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