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雨季即将来临,渠务署署长莫永昌表示,该署已经赶在今年雨季前检查过往曾经发生水浸的地点,及时清渠;紧急应变队伍规模亦会增加20队,强化水浸应变能力。他提到,该署近年引入机械人协助渠务工作,今年就最新引入4部强力排水机械人,加快水浸事故处理效率。
极端天气带来特大暴雨和超强台风 为香港带来前所未有挑战
莫永昌今日(1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近年极端天气带来的特大暴雨和超强台风,为香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回顾去年2024年总降雨量为2310毫米,比正常值2431毫米低5%,去年全年没有发出过黑色暴雨警告,但37次黄色暴雨比往年多,另有4次红雨警告。渠务署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去年共启用7次,所有水浸个都能够在1至2小时之内完成清理,恢复道路正常使用。
记者会
▲渠务署今日(14日)举行记者会。
莫永昌指,天文台已预测2025年全年降雨量约为2100至2700毫米,属正常水平。但他强调,水浸与否还要视乎降雨密度等,即使总降雨量高亦不代表会出现严重水浸。渠务署今年进一步强化紧急事故控制中心的应变能力,紧急应变队由160队增加至180队,应变运作基地亦增至逾30个。预防水浸的恒常巡查地点由2024年的220个,提升至2025年的240个。
被问到2023年世纪暴雨后当局的改善措施,莫永昌指渠务署去年已更新设计手册,将当时世纪暴雨的每小时158毫微米降雨量纳入标准,“所以今日设计的主要防洪工程或设施,系会采用2023年500年一遇的标准做设计。”他又提到,当年发生严重水浸的地方,例如黄大仙、柴湾等都作了各项针对性改善惜施,例如加建入水口或排水沙井,黄大仙港铁站及商场亦安装了挡水装置。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