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在北部都会区预留91公顷土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民建联新界北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今日(14日)联同高力国际香港团队召开记者会,建议动态调整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规划,整合土地让大学城优先上马,将区内24至48公顷工业及社区用地改划为教育用途。
刘国勋指出,洪水桥作为高端专业服务及物流枢纽的定位源于2018年规划,但目前规划与实际发展步伐有落差,引述去年多层现代产业大楼用地招标及原址换地申请都因市场反应要延期,强调需采用“动态规划”机制,定期检视土地用途,将需求疲弱的工业物流用地转型为教育用途,既解决专上院校扩张需求,又能带动北都人口与产业集聚。
高力香港董事总经理刘振江补充,香港高校非本地生比例放宽及全球百强院校优势,已成为去年房地产市道中的主要交易驱动力,建议政府可乘势头,迎合市场急增的需求外,亦借此动能提速北都发展,最大程度发挥土地价值。
目前政府规划的三大教育城选址中,洪水桥是唯一已完成收地的区域,而港铁洪水桥站预计于2030年落成,在毗邻建设大学城,将可充分利用该一带地段周边交通配套,便利学生及市民,有条件缔造完整生活圈。刘国勋认为,考虑到整体发展时机、土地准备情况及交通配套等,洪水桥无疑是3个选址中,最有优势发展大学城的地方。
刘国勋建议在重新规划教育用地时,应融合“学研产居”的社群概念,引入企业和研究所﹑宿舍及商业配套等,以增强设施间的协同作用,而洪水桥规划的住宅及产业,可与大学城产生协同效应。洪水桥站南面约24公顷土地适合发展综合性大学城,北面约24公顷的物流用地若转型为教育用途,将可促进学界与业界之间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刘国勋指,将与高力代表约见大学、教育局及发展局介绍倡议。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