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院于年度创科盛事InnoEX展出多项创新科技解决方案,聚焦低空经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及智能药房等领域,广受业界欢迎。
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指出,应科院作为香港领先的研发中心,致力推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以协助业界升级转型、提升效率。“应科院于InnoEX联系全球众多高质素潜在合作伙伴,向他们展示各式已可推出市场的尖端解决方案,发掘合作机遇。”
适逢今年庆祝银禧,应科院特别于展位上设置“时光隧道”,回顾过去25年的创科成就。“香港正迎来创科发展的黄金机遇,应科院将继续坚守使命,研发更多应用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实现智慧生活,推动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创新科技协作
应科院署理行政总裁兼首席营运官庄伟泉工程师表示,应科院的研发屡获殊荣,广受业界欢迎,至今已拥有逾1,100项专利、完成逾1,500项技术转移。
“我们很高兴再次在InnoEX展示应科院的研发成果,并期待未来透过更多『政产学研投』的合作,加快科研从书架到货架的速度,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创新科技枢纽的地位。”
今年应科院带来了“送药无人机”、“智能药房”、“车联网(C-V2X)技术”以及与智能制造相关的“IndustriNET 5G”和“TrainLite”等屡获国际殊荣的应用科技。
前瞻布局 引领科研
应科院署理行政总裁及首席科技官黄莹博士在接受专访时强调,应科院的研发特点是“超前投入”,在多个领域提前布局,待技术成熟时便能提供应用方案并转向更具挑战性的研发方向。他以第三代半导体研发为例,应科院早期与江苏东南大学合作成立“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专门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和低功耗无线连接芯片。目前更进一步对三维集成芯片及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进行深入研发。
“我们开始做研究的时候这技术尚未普及,但因较早投入研发,现已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其中一项技术更荣获国家科技部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极具份量的奖项,一般属院士层级,能有此突破,实在是团队不懈努力的成果。”
及后,应科院逐渐把相关技术应用在不同层面,例如虚拟实境方案必不可少的AR芯片、可大幅提升AI系统速度和效率的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并与内地大型微电子公司合作开展重要项目,足证应科院在科技上具备超前规划的能力和视野。
低空经济 展现潜力
黄莹博士说:“去年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提及香港需要发展低空经济,并推出监管沙盒试点计划,应科院很荣幸成为计划的主要技术伙伴之一,协助项目进行测试,累积数据和经验,冀加快低空经济的发展步伐。”
他指出,应科院运用了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发展“通感一体化”科技,令无人机更安全和可控。“当低空经济发展成熟时,我们期望把技术推广至国际市场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企业专属AI大模型
人工智能是展览的另一焦点,黄莹博士指,应科院投入研究已久。“在Deep Seek出现以前,我们已采用一些开源基础大模型,重点研究如何以私有化部署方式更精准地应用现有知识。”
他表示,虽然AI已在消费层面广泛应用,但商业应用仍有待发展,特别是安全地整合企业内部数据、提升回答准确性方面。“应科院致力协助大型机构及政府部门建立内部AI大模型,将法规及内部文档纳入系统中。”
黄莹博士指出,不少中小企业希望使用人工智能,但因担心训练成本高而却步。“为了解决他们的痛点,我们研究运用较少数据来训练模型,透过现场学习方式让AI算法持续学习和运作,从而降低人工智能的使用成本。”
总结25年科创历程,黄莹博士强调应科院将继续深耕应用科研领域,以技术革新驱动社会效能提升、构建智慧生活场景,成为香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推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