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女子于4年前向香港大学讹称曾在哥伦比亚⼤学就读,以取得香港大学硕士课程取录。涉案28岁女子今早沙田裁判法院承认欺诈手法取得服务及管有虚假文书两罪,余下为取得入境证而作出虚假陈述罪获撤。郑纪航署理主任裁判官质疑其行为会否导致原本可获学位人士失去机会,将案押后至5月8日判刑,被告获准以原有条件保释。
▲李思萱认罪候惩。资料图片
官质疑被告令他人失就读机会
郑官听毕案情后,指被告用假学历获得香港大学的学位,质疑其行为会否导致原本可获学位人士失去机会。郑官关注香港大学是否有学额限制,申请人互相存有竞争关系,而被告之举或会令他人未能获得学位。
求情指积极求学一心入读港大提升专业背景
许绍鼎资深大律师代表求情指,被告坦白承认控罪,接受犯案带来的后果,其母亦有到庭支持被告。辩方续称,被告由细到大积极向学,进修自己,疫情间亦参与在线课程,及线下面试以获得证书。本案源于被告一心想在香港大学就读硕士课程,欲提升自己专业背景才犯案,望法庭轻判。
认欺诈手段取得服务及管有假文书罪
28岁被告李思萱,持有双程证,控罪书上未列明职业,被控为取得入境证而作出虚假陈述、欺诈手法取得服务、及管有虚假文书共3罪。李思萱庭上承认欺诈手法取得服务罪及管有虚假文书两罪,为取得入境证而作出虚假陈述罪获撤。
控罪指,她于2022年6⽉30⽇或该⽇前后,为取得入境证,即⼀张来港就读入境许可,⽽作出明知为虚假或⾃己亦不信为真实的陈述,即在申请该入境证时,声称她在2016年9月至2020年5⽉在哥伦比亚⼤学就读。
讹称拥哥大语言学士学位搏得入读港大
她另于2021年12⽉13⽇与2024年7⽉19⽇之间,⾸尾两⽇包括在内,在香港以欺骗⼿段,即向香港⼤学职员讹称她拥有纽约市哥伦比亚⼤学的⽂学学⼠学位,主修语⾔学,⽽不诚实地取得由香港⼤学提供的应⽤语⾔学⽂学硕⼠课程的教育及教学服务。
她也被控于2024年7⽉20⽇或该⽇之前后,在香港明知或相信有关虚假⽂书,即⼀张看来是由香港⼤学在2024年6⽉12⽇发给她的证书属于虚假,在无合法辩解下管有该文书。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