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锐意发展海岛旅游,长洲与南丫岛同属热门离岛景点,两岛仅一水之隔,却无直航船只,必须花近3小时返回中环码头转乘渡轮,路线迂回不便“跳岛”。离岛区议会近期提出开设“水上的士”航线,联通两岛发挥协同效应,航程仅需15分钟,多位区议员认为能延长旅客的停留时间,有利经济。据悉,运输署对开设新航线持开放态度,惟有船业人士指,过去曾有来往香港仔至长洲的街渡航线,因客量不足亏损百万元离场,提醒必须评估客量,建议先从周末假日试运;业界另提议开发“街渡游”的海上观光行程,让旅客体验岛屿特色。
香港有丰富的海岛资源,长洲和南丫岛皆是热门旅游景点,惟两岛没有船只往来,游人必须花近3小时返回中环码头,转乘渡轮“跳岛”。
离岛区议员刘舜婷指,南丫岛没有横水渡前往长洲、坪洲及梅窝,过去曾与居民租船,在太平清蘸到长洲看飘色,由索罟湾开往长洲的船程仅15分钟,“渡轮大约可以载150人,但包船要逾4000多元。”曾有居于长洲的教师前往南丫岛通勤,每日花近百元租俗称“卜卜仔”的小船跨岛。
近日离岛区议会提出,开设来往长洲和南丫岛的“水上的士”航线,联通两岛发挥协同效应,促进经济。刘舜婷指,争取开办“水上的士”的原因,是由于街渡航行较慢,由南丫岛前往长洲要近30分钟,比渡轮花费双倍时间,故一致渴望开办最快捷的“水上的士”。
运输署对开新航线持开放态度
据了解,运输署派员出席区议会会议,对开设“水上的士”航线持开放态度。该区区议员叶培基指,不少旅客只在岛上游玩半天,便乘船返回市区,若然开办航线,游客早上抵达南丫岛行山,下午可转到长洲观光和吃海鲜,甚至留宿一晚,“半天加上半天刚刚好。”他形容,两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盼能加快推进增设航线。
区议员吴文杰也说,现时旅客会先前往大澳,及后乘车到昂坪及梅窝,再转乘横水渡到长洲,“不少人询问如何前往南丫岛。”另一区议员郭慧文亦言,联通两岛有助提振经济,方便居民往来,“现时不太方便,居民甚少前往另一岛屿,日后可以闲时到访行逛。”
旅游学者、职业训练局酒店及旅游学院课程总监(运作及发展)黄家荣则指,若增设“水上的士”,旅客编排行程将更具弹性,有助吸客带动旅游业。香港旅游业雇员总会总干事林志挺指,旅行团普遍会包船登岛,若然日后岛与岛之间连接,或有利自由行旅客观光。不过他亦指,一般由于小岛屿没有太多景点,才有必要让旅客跨岛延续行程,而长洲和南丫岛均是“大岛”,旅客普遍在一个岛上闲逛大半天,“一次去一个岛已经足够,下午3时许返回市区再到处走走,不用匆忙。”
香港旅游联业工会联会理事长梁芳远亦言,长洲及南丫岛知名度高,偶尔会有外国旅客特意前往游览,“增加交通配套,对旅游业总有益处。”她补充,大澳同样面对交通不便的难题,假日新大屿山巴士公司要预留车辆疏导交通,使业界难以租车带团进入渔村,“只能容纳小型研学团。”而来往屯门和大澳(经东涌及沙螺湾)的渡轮班次疏落,“如果开办‘水上的士’的资源有限,大澳更有逼切性。”
业界冀政府开声招标
有街渡负责人指,有兴趣营办来往南丫岛及长洲的航线,建议先由周末及假日做起,而建设登岸设施等配套要跟上速度,“可以一试,但配套审批慢就死得!”惟他直言,“水上的士”航行速度快、设备较新,在各种船只中具竞争力。此外,现时两岛有大型渡轮公司营运航线,他不敢贸然“参一脚”,“正常未轮到细公司营办,除非政府开声招标。”
不过,有相关人士不看好有关建议,提到过去有类似方案以失败告终,约10年前,曾有船公司营运来往长洲和香港仔的航线,但因客量过少,营办商终蚀逾百万元离场。据吴文杰了解,当年有无牌渡轮营办相同航线,只在人流多的时段开船,每月盈利约为4至5万元,惟及后开办正规航线却蚀本,“许多时没有乘客也要开船。”他认为前车可鉴,若然日后开办来往长洲和南丫岛的街渡,运输署必须与船公司协商,增加营运弹性,以免重蹈覆辙。
立法会议员陈学锋提到,船公司未能收支平衡,主要牵涉油费和船票的问题,近年政府资助部分船公司试用电动船,相信有助减轻营运经费,“如能减少油费,相信有空间降低票价。”
倡办“街渡游”海上观光吸客
街渡负责人亦提出另一建议,他指,港人疫下不能外游,岛屿人山人海,惠及许多街渡,但现时客量大不如前,部分船只停航无用武之地。他建议,除了连系不同岛屿,相关部门可考虑开办“街渡游”,让船公司接载游客到未开发的岛屿游船河,也有吸引力,“可以不上岸,在海上欣赏自然景观。”
运输署回覆指,街渡渡轮主要往返本港较偏远及一般不能经由陆路到达的地点,每日接载的乘客量普遍较少,需求大多不稳定,并会受天气及假日等因素影响,尤以为配合郊游需求而经营的服务为然。故此,署方对街渡的监管亦较为有弹性,以切合乘客多变的需求模式,“街渡渡轮服务可因应需求而调整班次或服务时间。”
运输署续指,有意营办新街渡或持牌渡轮服务(包括水上的士服务)航线的营办商,可向署方提出申请,署方会按既定程序审批,考虑因素包括有否合适的停靠点及设施(例如码头或登岸梯级等)、乘客需求、现有交通服务及所建议服务详情等。就开设来往长洲和南丫岛的新航线建议,运输署会继续密切留意乘客和旅客对有关服务需求的变化,以及靠泊设施的情况等,与营办商商讨具体可行的方案,例如加强现有渡轮服务(包括水上的士服务)或开办新的渡轮服务等,以应付需求。
陈学锋倡串连两岛景点 融汇国际特色吸客
有立法会议员认为,若然日后开设“水上的士”航线,应串连两岛景点,发挥融汇国际的特色吸客。
港府锐意善用海岸线和岛屿发展旅游,立法会议员陈学锋同意做好交通配套,落实环岛游及跨岛游。他指,疫后旅客的旅游模式改变,倾向发掘特色旅游,而非到访传统旅游景点,日后若然开设“水上的士”航线,应该让长洲和南丫岛有关连性,吸引旅客“跳岛”。
陈举例,许多人到南丫岛行山,而岛上有很多外籍人士居住,建议设立文化空间,售卖国际美食及推广国际文化,以配合长洲有很多传统特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太平清醮举办抢包山和飘色巡游等,“发挥融汇国际的特色。”他认为,业界可进一步思考,如何提供非节庆的特色体验,吸引旅客一年四季到访不同岛屿玩乐,增加香港的旅游景点。
营办商或要自负盈亏 离岛区议员做说客
现有“水上的士”航线穿梭维港两岸为主,有区议员在会议后,跟渡轮公司商讨加开离岛航线的可行性。
“水上的士”是香港特区政府唯一认可的维港水上观光航线,自2021年7月开办,初期只提供来往红磡及中环(经尖东)航线,后来新增来往尖东及西九龙(经湾仔及中环)航线,以配合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开幕;上述航线于2023年10月起合并,改为来往尖东及中环(经湾仔),并增至每日行驶7个班次,当中首两个班次于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停靠西九龙,去年乘客量达11.3万人次。
港九小轮指要视乎客量
离岛区议员温扬坚指,与运输署面谈后,认为官方或不会额外投放资源或补贴推动离岛区“水上的士”航线,“营办商要自负盈亏。”他续说,会议后有跟港九小轮商讨,对方表示营办新航线要视乎客量,“正说服他们在周末试行2至3个月。”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