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平:数智时代中国人权保障的法治经验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中国历来重视人权保障工作,随着人类社会日益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迈进,进一步强调通过法治手段保障公民新兴权利,形成了数智时代人权保障的“中国方案”。

构建数字法律体系 夯实人权法律保障根基

个人信息安全作为数智时代下新兴权利形态,是数智时代人权保障的关键问题。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中国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一方面赋予公民删除权、可携带权、查阅复制权等数智时代新兴权利,另一方面明确信息收集处理主体相应责任,明确了“知情—同意”等信息收集和处理原则。三部法律共同编织了个人信息保护严密法网,强化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顶层设计,为数智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人工智能迅疾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数智时代人权保障带来全新挑战。对此,中国采取主动高效立法举措,面对大数据杀熟等侵害人权新样态,出台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平衡了技术进步与人权保障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社会发展与人权保障相辅相成。

为应对数智时代的新挑战、新困难,中国积极推动现有法律法规延伸适用到数智技术应用新场域、新场景,努力实现治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智能向善”“以人为本”的治理目标融入到具体的法律条文中。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筑牢数智时代公平正义防线

司法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手段。伴随着“互联网+”广泛应用与平台经济高速增长,传统司法救济模式在应对海量互联网纠纷时捉襟见肘。为应对数智时代纠纷新样态,权利侵害新形态,中国始终坚持司法随行,确保司法裁判紧跟时代步伐。

2017年,中国创新性设立了全球第一家处理互联网纠纷的专门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随后又相继在北京和广州设立了互联网法院,构建了全新的互联网审判体系,通过保障诉权的方式,确保公民权利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得到充分救济。

作为法院核心职能,司法裁判是回应民众需求的重要途径。中国通过司法裁判的方式积极回应数智时代新纠纷。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AI声音侵权案”“AI换脸案”等一系列司法判例,共同刻画了数智时代下新兴权利保障的法治蓝图。

面对数智技术对司法的挑战与重构,中国主动响应数智时代社会变革,着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同立案、裁判、执行等司法审判环节深度融合,稳步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助力数智时代人权保障。例如,江苏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智能化提取和回填当事人诉状信息。该系统在确保信息识别精准度达95%以上的同时,大大缩短立案耗时,提升了法院立案效率。

在应对数智技术带来司法难题的同时,中国大力推动数智技术赋能司法裁判工作,实现公平正义和数智技术相结合,强化数智时代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努力让民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 建立人权保障新范式

为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治理挑战,中国在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框架下,为数智时代人权保障贡献中国力量。中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智技术发展和治理走在世界前列,治理经验对全球范围内助力数智时代人权保障和实现提供了宝贵模板。

中国在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22年缔约国大会上提交《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其中提到“中国始终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和‘智能向善’理念,主张增进各国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理解,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

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全球数字契约”制定过程中提交《中国关于全球数字治理有关问题的立场》,建议保护线上人权,明确“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应通过数字创新和数字发展,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世界人民;反对滥用单边强制措施,损害他国发展数字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能力,造成对人权的持续系统性侵犯;反对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以保障线上人权为名干涉别国内政、挑战别国司法主权”。这是中国推动数智时代全球人权治理的重大举措。

保障和发展人权不仅是各国自身追求,还是全球合作的长期任务。在联合国推动“全球数字契约”“数字合作路线图”等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中国作为数智时代人权保障理论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建设者,积极参与数智时代国际人权规则的起草、修改和完善,为数智时代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东方智慧,对实现数智时代“人人共享人权”,构建公平正义的世界人权治理规则体系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中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思楷对本文亦有贡献)

张新平,法学博士、博士后,现任中南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网络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等。曾在《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人权》发文多篇,主持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3924.html

(0)
rmltwz的头像rmltwz
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下午7:48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下午7:50

相关推荐

  • 专访 | 邵家辉︰政府减烈酒税政策奏效,冀再降门槛,100元以上烈酒征10%税

    特首李家超去年10月的《施政报告》,宣布将进口价200元以上烈酒部分税率由100%减至10%;而200元及以下部分及进口价在200元或以下的烈酒,税率维持在100%。自由党主席、立法会议员邵家辉接受《星岛》专访时表示,现时香港烈酒进口数量已上升逾四成,形容当局政策奏效,反映政府引进的双层税制有效鼓励高价烈酒贸易,他期望当局可以再将门槛降低至100元,即进口价…

    2025年4月15日
    3900
  • 陈赫在欧洲机场连续两次被偷东西 防盗警钟再响

    陈赫在欧洲机场连续两次被偷东西 陈赫在个人社交媒体分享了一段视频,讲述了自己在欧洲遇到的颇为离奇的经历。尽管事先对当地环境有所了解并保持警惕,他和团队成员还是两度遭遇失窃。首次发生在机场下车之际,当司机帮忙搬运物品时,转瞬间背包不翼而飞。接着在机场排队时,因先前的教训而倍加小心,但行李箱仍遭窃取,且被替换成了装满废弃物的箱子,其偷盗手法之熟练令人咋舌,陈赫甚…

    2024年9月14日
    23000
  • 我们的先辈|一场伟大的演讲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在北京中山公园发表了一场振聋发聩的激情演讲——《庶民的胜利》,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政党即将诞生。

    2024年9月22日
    24100
  • 黄永刚:新兴技术推动传统陆战模式变革

      传统陆战模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传习,从未打破过地面作战环境和陆上战场空间的固有藩篱,整个作战过程始终逃不脱接触式较量、高耗费决战等条件的限制,陆战制胜成本居高不下。整个陆战发展史几乎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降耗增效史,以最小代价打赢陆战的梦想从未间断。如今,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技术的颠覆性影响,未来崭新的陆战模式已经悄然到来。 跨域聚能全维作战 伴随…

    2025年3月31日
    5100
  • 表兄妹结婚10年育一女被判婚姻无效登上网络热搜了,背后的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带来的是表兄妹结婚10年育一女被判婚姻无效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大家好,小嘟嘟分享关于表兄妹结婚10年育一女被判婚姻无效的最新搜索数据给大家了解下。 以上就是今日表兄妹结婚10年育一女被判婚姻无效搜索数据图,大家可以通过鼠标移动来看今日表兄妹结婚10年育一女被判婚姻无效实时搜索数据,了解热点,了解最新资讯就请关注本网。

    2024年8月26日
    20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