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季本月展开,食物环境衞生署表示,今年泳季推出一系列加强措施,包括要求泳池持牌人履行责任;加强巡查及惩处;加强与其他部门及机构协作,以进一步防范私人泳池聘用不合资格救生员。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衞生事务委员会今日(24日)讨论有关事宜,有议员质疑当局虽然增加巡查次数,但查获违反条例的个案却很少;亦有议员称业界公认冒牌救生员不在少数,质疑是否巡查的方式存在问题。
▲谢展寰相信冒牌救生员问题未达泛滥程度。资料图片
周小松质疑当局巡查次数多效率低
劳工界周小松表示,去年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报告中,指2017至2023年,食环署共进行5万多次巡查,当中只发现有两宗违反法牌条件;而2021至2024年,署方收到使用假救生章、聘用假救生员的投诉,每年约有20多宗。他质疑,现时仅巡查次数多,但效率太低,询问当局是否需要考虑巡查策略,以及使用“放蛇”形式,加强巡查效率。
陆颂雄促当局检视巡查方法及制度
工联会陆颂雄亦担心局方巡查发现不到问题,称冒牌救生员“会唔会跳咗落水扮泳客?会唔会有啲喺后门走咗?”。他亦指,政府有责任监管香港拯溺总会,做到要有开放、随时可供公众查阅的系统。他补充指,冒牌救生员不在少数的情况业界公认,质疑政府救生员人手不足,反而私人泳池却没有人手问题,情况值得怀疑,冒牌救生员情况是否如同目前数字显示的如此轻微,还是巡查方法有问题或制度性出现问题。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很多泳池的管理者也会想核实救生员身份,承认问题的确存在,政府会加强管制和惩罚,但认为难称之为泛滥,“客观资料讲俾我听,似乎未到咁样嘅程度”,拯溺总会指去年共收到约5,000个有关查询,发现假的救生员的情况只有千分之三。
全港私人泳池数目有所上升,截至2024年年底,全港共有1,422个持牌私人泳池,较10年前增加23%。2024年,食环署共巡查持牌私人泳池12,828次,期间发现4宗未按法例或牌照条件提供足够合资格救生员的个案,已向持牌人作出检控或警告。此外,食环署在2024年向拯溺总会核实共187个救生员的救生章资格,并未发现问题个案。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44168.html